前 言
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一九五八年二年级开学不久。恰逢大跃进和国家遭受三年特大自然灾害,学校被迫停课,续读后于一九六五年考入中潮中学初中班。一九六六年初二开学不久,“文化大革”又开始了,学校搞斗批改,接着成立红卫兵战斗队进行串联,串联回校后,因厌倦那种批斗氛围便辍学回家。
幸运的是在党的关怀培养下,于一九七〇年九月参加了革命工作。一九九四年在职参加了贵州广播电视学校行政管理中专班学习,次年毕业并获中专文凭。一九九九年一位老同志送给我一本《霜枫》诗刊,我看后觉得有趣,便细读钻研,但象我这样的“中专”毕业生,一不懂诗的平仄韵律,二更不懂抒情技巧。由于自己喜爱诗词,也抖胆学写,并向黔东南《霜枫》诗社编辑部投送稿件,得到诗社老师们的鼓励,将我的诗作在黔东南州《霜枫》诗刊上发表,这样更激起我的兴趣和创作热情。2002年开始向州外投稿,并积极参加全国性的诗词大赛,有的获特等奖、特殊贡献奖、高瞻远瞩奖、第二届转视点全国诗句大赛金奖、第二届“亚艺杯”传统诗词、格言大赛金、第六届新视点全国诗书画大赛金奖、第六“中华诗星杯”中华诗词书画艺术精品大赛金奖、中华诗词创作高级课本《国学经典·当代百家律绝词赋精编》金奖等等。《中华国学文库》编委对我的诗作点评:“个性鲜明,功力深厚,展示了您深厚的文化修养及情怀,且蕴含哲理、格调高雅、韵律和谐、寓意深刻、耐人回味,具有较高的文学造诣和审美艺术价值”。《国学家志》编委点评:“您的诗文作品文字凝练、典雅、咏物则独具意象,抒情则感人肺腑,言志能启人深思,谋篇布局深而不露、余味盎然,实了创作性、思想性、艺术性的高度统一”。《红色经典》编委对我诗作《历程》的点评:“该作品运用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积极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直面现实、直面实物、直抒感受、直吐胸意、表达了鲜明的积极主题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文字语言婉转灵动、雅俗有致,启迪性、形、味、神浑然一体,达到了内容和形式、思想和艺术较完美统一,为弘扬先进民族文化、繁荣中国当代的文学创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邓小平》等诗作被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中华诗词家协会点评:“作品主题突出,基调明亮、清雅别致、富意隽永、文言修辞相得益彰、形象准确的表达和体现为人民情怀、放歌、弘扬抗战、长征精神和实现中国梦内涵,把生活中的百般感触与共鸣遗于笔端,是当今难得的佳作”。世界文化艺术研究院等四单位的专家对诗作《后人永敬毛泽东》的点评:“阁下的《后人永敬毛泽东》论作,题材新颖、结构严谨、思想明确、内涵丰富、赋有较强的思想意识和独特的创新观念;该成果在理论引起广泛的专注、为有关专业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和价值”。中国文艺创作家协会、国际人才专业协会联合审定:“你长期坚持文学创作,有较高的文学造诣,并且作品在国内外文学大奖赛多次获奖,在国内外期刊、图书、杂志上多次入选入编,影响巨大,决定授予你‘百名中国一级作家(诗人)’荣誉称号”。文化部、全国人事资质资格考核办公室,中国作家交流协会授予“中国国家一级作家”,并颁发了证书。
我的诗词内容广泛:有大事叙事诗、人物颂诗、山水游览诗、家乡爱感诗、纪念庆祝诗、道德伦理诗、抗灾抢险诗、奥运诗、火箭发射诗、反腐倡廉诗、电视观感诗、咏物诗等。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体育、海峡两岸、抒情、山河赞美等。总之,我的诗词跟随着时代、反映时代、为时代服务、放歌、为历史记载。在创作中,坚持注重褒长贬短、颂扬时代业绩和先进人物,弘扬时代精神,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总结经验、汲取前人和当代优秀成果,走出一条有自己创作特色、国内外专家都认可的路子来。
我文化浅薄、只是贫乏、创作中还存在许多俗陋之作,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制作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争取创作出不愧时代的佳作来。
《倾情》除了以上介绍的诗词以外,还包括书法、对联、感言、格言和警句。
书法。从小深受当地老先生石占瓊书法艺术的感染,不临摹发帖、博采众长、自成一体。中国书法美术家协会《关于授予吴学锦同志国家一级书法美术师的通知》写道:“鉴于您近年来在书画的创作与研究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以及作品俊逸秀美、如行云流水、天趣自成、笔力浑然猶劲、雄健峻拔,充分体现了您的素养和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呈现着一种狂放中求精劲,疾速中见沉着,酣畅中有敛抑,有一种似真似幻的韵味,灵动而不失深沉的境界”。
对联是以不懂到学习撰写,反复酌磨,大胆而积极的参与全国二、三、五届楹联比赛,作品得到好评。对联“仁慈衍德福祉,义道唤取人心”等得到专家们的好评。
格言是自己的人生感悟,许多言句条文得到业内人士的赞可。《中国改革报》,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等称:“您的格言作品积极向上,思想内涵深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学习和传播价值”。
版权所有 中华古籍出版社 2012-2028 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易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