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谢峻龙 1937.11生,浙汀杭州人。笔名:长桥、活水,斋号:草帽斋、哈龙书屋。平时爱好诗书画藏。无锡书法艺术进修学院函授部结业。退休后进老年大学学习书画,进老干部诗社学习诗词,然后全身心投入涛书画创作,同时搞点收藏。书法作品多次获奖入展,曾在中国美术馆、军事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及省市展厅展出。入选中华民族书画长卷《百年经典中国书法全集》、《中国近现代书法选集》、《中国历代书法家选集》等多部大型辞书。出版个人专集《谢峻龙书法集》,获区文联创作成果奖。
书法作品获“全国民问工艺美术书法大展”特别金奖, “国际文化交流展”金奖,“纪念西安事变七十周年中华书画艺术大展”金奖, “首届世界华人艺术展”铜奖,“首届中国老年书画展”三等奖等。
曾任区书协石城书画社副社长,区美协塘栖书画会秘书长等职。现为国际美联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化艺术城艺委会理事,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杭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杭州市老干部诗社社员,余杭区书协美协会员,佘杭区塘栖诗社副社长,余杭区老干部诗社塘栖小组组长,中国书画之乡浦江墨宝斋高级顾问等。
序《八秩情缘》
王华根
谢峻龙先生决定在今年出版《八秩情缘》一书,把近几年来的诗书画作品和收藏汇成一集,以作自己八十留念,可喜可贺。
今秋,临平满城桂子飘香。临平公园茶室前,在清气氤氲中,树荫婆娑下,谢峻龙先生、潘友福先生和我,把酒品茶、随聊古今、狂议诗文,也把谢峻龙先生的诗书画藏稿一一作了品赏,看了一道议论。我既非科班出身,也无文化艺术专长,仅以对文艺的爱好和兴趣,以草根的眼光来赏析谢峻龙先生的诗书画作,愈会让人笑我狂妄。谢峻龙先生既抬举了我,我也只得硬着头皮,象煞有介事地说:在谢峻龙先生的作品中,让我看到他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对生活的真诚,其中的不懈努力,艰辛挥毫,愈会让人感到其作品之珍贵。
与谢峻龙先生相识,是在余杭区诗词楹联协会成立时,屈指已有十来年了。特别是我跟着学书习画,随着交往的增加,真正相知,是近几年的事。谢峻龙先生风度卓然,充满着艺术的灵性。却为人谦和,言谈诚恳,不张扬,无俗气。与人相处,从无红脸,更无争执。有人讲“文人相轻”,却从未听到他背后议论他人的事。其言行中透出对书画的热爱,对人格的尊重。我欣赏这样的本性,就多有交往,随时请教。
对谢峻龙先生的作品,敬仰有加,可以说是对他了解愈深,感到其作品的价值愈高。谢峻龙先生出生在文化底蕴厚重、名人辈出的古镇塘栖,为从小酷爱写写画画的他,提供了生根发芽的土壤,为成长探索添加了养分。他先在公社工作,六十年代初,三年困难,从机关下放到农村,当过经营管理员、财务辅导员、大队会计等。七十年代末,又到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工作。农村生活二十年,工作繁重艰苦,生活条件极差,他练书学画不断,钟情书画艺术。名噪余杭的石城书画社是在七十年代,条件和环境极差的情况下,他和潘友福先生创建的。当工作比较稳定以后,他乐此不疲地走在笔墨天地里,遨游在水墨山水中,从容自信,追求探索。特别是在退休以后的二十年来,追求书画艺术成了他的生活全部,他在小小的住房中开辟了一个书房,墙上、地上、案上,都堆着他的书画作品,一年三百六十日,追求不止。谢峻龙先生每当提及他的作品时,先要说感谢妻子的支持和关爱,她们共同分享作品的喜悦,评说作品的不是。每当谢峻龙走进书房潜心创作时,她从无琐事去打扰他,其中的
甘甜夫人功不可灭。
几十年的艰辛付出,换来了眼前这份沉甸甸的收获,怎能不倍加珍惜。在这金秋时节,应该是硕果丰收的时候了,给人欣慰,让人陶醉。中国文人有诗书合璧的传统,而谢峻龙先生能集诗书画藏于一身,更是难能可贵了。
书法是一种既快乐又痛苦的事情,谢峻龙先生书法以行草为主,也有篆、隶、楷书作品,他注重古代名帖碑风,力求把握传统书法规律在赞美和批评中广收裨益,从容自如。他的行草用笔酣畅淋漓,意趣横生,大气不失娴雅,沉着不失率意, 线条遒劲、圆润,章法顾盼有致,不拘不束,气韵贯通。看谢峻龙先生书写可以感到:心随健笔运转而跃动,情连墨蕴浓淡而振奋。中国画博大精深,常言:无才情不足显秀美,无识见难以知画论,无学养莫能造意境。谢峻龙先生的画作,无论是山水画,还是花鸟画,强调空蒙幽远之意,若隐若现之境,让欣赏者似身临其境,浮想连翩。谢峻龙先生的山水画,既有传统的水墨铺陈与笔墨功夫,又有现代多元艺术理念,彩墨审美意趣。他的画追求雄浑、博大、高远、旷古,大胆用笔,自如挥洒,往往产生水墨淋漓、苍茫虚幻的效果。远看气势磅礴,近看形态真实,造成一种有气有势的艺术效果。谢峻龙先生的花鸟画,看梅花疏密有致,浓墨勾勒虬枝灵动大气,勃勃生机,朱红点梅,花势繁茂、蕴含春意。再赏南瓜图,浓墨数笔,粗豪逼真,枝叶穿插有度,多了几分田园情趣,散发实在的生活感受。这是谢峻龙先生潜心钻研的结果,创造了一种至纯至美,气韵生动的意境。
谢峻龙先生的百首诗词联,以古典诗词楹联的形式,以自己的独特风格,纪录自己走过的岁月,留下一些年光岁影、鸿瓜雪泥,完全出于他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其目的在于自娱自勉自慰,完全是因景因事因情而作,他真心表露,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自然风光的激赏,对人间真情的珍视,一一跃然纸上。愿诗词楹联在生活中产生,又反过来提高生活格调,多一点雅趣,多一点精美。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愿谢老峻龙先生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跟着美好的时代,以一种自信和从容,追寻一种更高境界,创造出更完美的作品。
拉杂书此,仅以为序。
杭州市余杭区诗词楹联协会秘书长
王华根
2016.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