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河南省楹联学会成立于1995年6月1 1日,迄今已经走过了整整二十个春秋。为了向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献礼,更为了总结、检阅和展示我会成立二十年来在繁荣楹联创作、弘扬楹联文化方面的成就,鼓励广大会员再接再厉,在新的征程中取得更大的成绩,经省学会第四届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编辑出版一套纪念河南省楹联学会成立二十周年丛书,包括我会成立二十周年《会员作品选》、《征联作品选》、《河南当代获奖对联选》和《河南楹联书法作品选》四部书以及我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纪念专辑。
我自退休以来的十几年间,曾经乐此不疲地主持编选过多种诗词选本,也尝试性地编选过某些楹联专题。我和我的一些朋友都认为,下大功夫、深功夫编辑一些优秀的诗词选本和楹联选本,对于诗词和楹联作品的传播、传承和学习、研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因为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今诗词和楹联作品,无论何人,能够看到的都非常有限,要一览精品,把握其全貌,更是谈何容易。我们现在能够认识、了解以往某个时代、某个时期诗词、楹联的创作情况,很大程度上就是依靠沙里淘金流传下来的各种选本;我们学习、借鉴、继承古今诗词、楹联的已有成果,推动当代诗词、当代楹联的发展、繁荣,显然也离不开各种各样的优秀选本。尤其这几年我担任省楹联学会会长之后,对此更有许多深切的体会。因为此前自己对遍布于全国各地名胜古迹景点的优秀楹联,对散见于各类书籍中的优秀春联、景物联、修养联、教化联、寿庆联、挽联等零金散玉,虽然也满怀感动和敬畏,但接触楹联界工作之后,由于工作的需要,想比较系统地学习一下当代楹联,想比较全面地了解和把握一个地区、一个时期当代楹联创作的概貌,想比较准确地比较一下这个地方和那个地方的楹联创作水平、历史状况及楹联人才情况等,还真是感到茫无头绪,一时不知从何下手。
应当说,摆在读者面前的这套纪念河南省楹联学会成立二十周年丛书,正是基于上述思考的产物,正是省学会这届领导班子在这方面共识共鸣的产物,尤其是我省各级楹联组织和广大联友在这方面共识共鸣的产物。去年1 1月下旬编辑出版这套丛书的计划陆续发出后,立即得到全省各级楹联组织和广大会员的热烈响应和大力支持就是一个最好的说明。也正因为如此,不过几个月的时间,二十年《会员作品选》就收集到316位会员的3620副作品(实际最终收录308位会员的3264副作品);二十年《征联作品选》收集到省市县各级楹联组织举办或参与举办的110次重要征联;《河南当代获奖对联选》更是前所未有地收集到91位会员的728副荣获全国各级各类征联比赛三等奖以上佳作。这的确是令人惊喜和自豪的一件事情。这无疑是我会广大会员辛勤耕耘所结出的丰硕果实,是大家二十年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社会,报答祖国和人民的无量心血的结晶。
2005年学会成立十周年时,我会曾经编辑出版过一部《河南当代楹联选》,受到各方面好评。当时这部楹联选集共收入165位会员的1900余副楹联作品,另收有13位会员的18篇楹联论文。这次由于时间和人力的关系,我们未及收集论文作品,但从这次纪念省楹联学会成立二十周年丛书编选的内容和规模来看,显然比十年前又大大前进了一步。我会的前进和发展,我省楹联文化事业的前进和发展,正是在这种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中实现的。它们同是学会繁荣兴旺的一个缩影和印记,同是河南楹联发展史上值得永远珍藏的美好记忆。
为了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这套丛书中各书的具体编选情况,每本书都有编者另外写有一篇《后记》。由于种种原因,这套丛书的编选还未必完善;由于角度的不同,各书的内容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部分重复的现象;特别是由于时间仓促,在排印和校对等方面都可能出现某些舛误。这些都希望得到读者的批评和指正。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他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习总书记还指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习总书记还再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显然,习总书记的这些重要指示正是我们广大楹联工作者从事楹联创作,开展楹联活动的指南。让我们以这次纪念省学会成立二十周年为契机,以这次出版的这套丛书所汇集的成果为新的起点,按照习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吧!
徐志刚
版权所有 中华古籍出版社 2012-2028 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易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