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朱国庆,曾用名朱启鹤谱名朱启茅,字开智,1944年10月出生,永嘉县沙头镇廊下村人。曾任永嘉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兼任永嘉县10至12届人大常委。
专业中医: 温州市名中医、主任中医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会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李时珍学术研讨会常务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不孕不育分会委员、温州市中医学会理事、永嘉县中医学会副会长。
喜爱诗词: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浙江省诗词学会会员、温州市诗词学会理事、永嘉县诗词学会顾问。现任温州市中医药文化学会党支部书记兼副会长、秘书长;永嘉县老卫生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选取三位古人诗句,描绘作者的人生旅程:
东坡:“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山重水复疑无放翁: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闲识得东风晦庵: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序
顷接老友朱国庆兄来电告其又一新作《咬定青山》将付梓,谬蒙青睐邀我作序。幸好我俩系深交之同道,即撰嵌名诗句概述之,权作开场白也,诗曰:
朱兄博学擅中医,国宝光辉德泽施。
庆幸时逢歌舞日,好书故事后人师。
吟诵之余,遥念我与朱兄之交谊: 我祖籍永嘉,朱兄生长在楠溪江畔,可谓缘结同乡。上世纪七十年代伊始,我有幸系列《浙南本草新编》编写组,抵永嘉调查中草药时,闻有朱国庆者,乃好文好医之士,系我二姑夫李逢平弟子辈。然因各种原因,惜未识荆。
一九七九年年底,我又奉命主事《浙南医学史略》编写的具体工作,编写组的行政领导为林碧霞同志。翌年初,碧霞同志偕我赴杭先至浙江中医研究所汇报医史工作;后至省厅潘育仁处补办中医药破格选拔人员事宜,我很高兴地见到已录用人员中有朱国庆医师的大名,真是“永嘉有幸出奇男”。从此,朱兄犹如卧龙出茅庐进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了!
未几,我和朱兄连续在市中医药学术会议和市医史会议上多次晤面了,多次握手了。至今仍携手一起为温州的中医药事业添砖加瓦。更令人喜悦的是看到朱兄自脱颖而出之后,调入县卫生局,积极协助创办永嘉县中医院,担任中医学会领导,又先后被任命为永嘉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党委书记,兼任永嘉县多届人大常委,而且还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真正成为一名又红又专的"温州市名中医”“温州好医生”“主任中医师”。
功夫不负有心人,朱兄的厚重人生,可圈可点。当年做为自学成才的典范,曾在省里交流传经,使许多青年为之动容点赞,视为励志榜样。若论朱兄的学问,诚如马大正教授所说的:“国兄精医、通诗、擅书,集医儒于一身”。为什么朱兄会赢得同道赞誉呢?三国时魏人董遇云:“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朱兄不但完成行政、门诊等重任还争分夺秒地利用三余,撰写了著作十多部、论文五十多篇。为了写作序言,近日,拜读了朱兄大作的目录和部分内容。全书分《岁月纪事》《文稿汇集》《附录》三部分,阅后对朱兄的身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的勤奋好学,锲而不舍的精神更令人叹为观止。从《岁月纪事》的字里行间可见朱兄在坎坷的岁月里,在崎岖人生的道路上,失学、打工、种田,……千辛万苦,历尽沦桑,但仍顽强拚博、百折不挠坚持学文习医。如远赴南昌就读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求学不成辄量身裁衣,规划宏图,立志自学;辗转江西、湖北等地肩背弹棉弓时,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研读医、文之余,不忘弹出诗词旋律;回乡用头整理地球时,兼收并蓄,一面继承永嘉耕读文化的传统,一面手不释卷探索中医经典。
随笔至此,《咬定青山》书中尚有几则朱兄励志片段,非言不可。那时在1966年初,朱兄就读县农民医生培训班,每月仅拿2.5元津贴费,有人热讽冷嘲道:“都二十多岁的人了,扫猪屎都能赚饭吃了!”朱兄置若罔闻,一心只读救人书;那时在基层卫生院当临时工,每月仅拿8元生活补贴费,他也默默地接受,勤奋工作,认真实践。屈指一算,朱兄从1966年到1973年转为正式集体工,其间临时工干了7年;而从1973年到1979年选拔人才录取,又是6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朱兄济世利民的宿愿,历经披荆斩棘,心无旁骛终成“大医精诚”的正果!
天道酬勤,朱兄的临床和理论俱佳,早已有医学论文、诗词作品多部专著出版。而本书的《文稿汇集》中,更有散文、民间故事与民俗资料、随笔、书信选录、政论等五大类,内容主富多彩,其中颇多感悟之处,乃朱兄三余业绩的又一成果足资喜爱文史、民俗、宗教或从事医政工作等各类人员参考借鉴和思索。
花开二枝。为了传承数十年积累的中医学验,近年,年逾古稀的朱兄收了两位关门弟子;为了让更多后学能传递朱兄倡导的“竹子精神”,其又废寝忘食结集了这本《咬定青山》,这实是一件“利个人、利家人、利世人、利后人”的功德文化工程!应为其呐喊,故乐为序。
戊戌季秋 神农士杨力人撰于鹿城秋枫斋
版权所有 中华古籍出版社 2012-2028 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易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