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韩国强 作家,诗人,苏学专家,曾任儋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体局局长。2010年被儋州市委、市政府授“儋州市优秀人才”称号。执著在文艺予园地耕耘,风雨不改初衷。已出版《寻访东坡踪迹》《苏东坡在儋州》《东坡居儋故事》《北门江之歌》《悠闲岁月》《东坡笠笠屐图简论》《岁华集》《同道集》(与人合作)《霜叶红》(与人合作)等13部专著,主编《诗意儋州》等8部专著。
为著新书未绝麟
——韩国强《暗香浮动》序(节选)
李公羽
11世纪的中国,中国的11世纪,在人类历史上都具有独特地位:无论是思想进步,还是科技发展等方面,都令世界瞩目。说到11世纪,无论是中国人,还是研究东方文明的国际友人,往往离不开、少不了、绕不过这样一个温暖有趣的名字:苏东坡。
11世纪最后的三年,苏东坡在海南度过。琼州,是他一生从政40年最后一个“工作岗位”:“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在昌化军,今日海南省儋州市,苏东坡完成最后的功业,达到中国传统士大夫人格的最高境界,把儒释道三教精华融会贯通发展到顶峰,为我们当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了鲜活的样板。
21世纪,在儋州,有一位韩国强先生,因为近千年前的东坡故事而无人不晓。
1987年12月,儋县人民政府与中国苏轼研究学会组织纪念苏轼贬儋890周年活动。作为筹备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国强自始至终策划、参与、组织这次规模盛大的纪念活动。当然,不仅是因为他出生于海南儋州中和镇——千年之前这里是昌化军治所,东坡先生居儋三年,讲学、助农、酿酒、煎茶的地方,就是韩国强诞生、成长的地方,更重要的是,韩国强自觉地从学东坡,以此为自己的毕生功业,已经卓有成效。东坡先生是他一生景仰的心碑,他以“万民共仰心碑矗”作为文章标题,写下《纪念苏轼贬儋八百九十周年活动纪实》。两年之后,海南省儋县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编《儋县文史资料》第三辑,将此文刊于头条,为后世苏学研究者保留下我国纪念东坡先生的一件盛事。
中国苏轼研究学会时任副会长、四川大学教授邱俊鹏当年在活动现场就指出:这是史上纪念东坡最高规格的盛会。海南建省筹备组组长、稍后即任中共海南省委书记的许士杰同志,亲往儋州,出席纪念活动并作重要讲话。他在会上特别强调:“人民群众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最公正的,一个人做了好事,人民总是念念不忘。一个干部,不管权力大或小,不管处于顺境或逆境,都应该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海南建省,办大经济特区,要敞开大门,要敞开胸怀,欢迎来海南参加开发建设的各种专业人才。”
在海南建设自贸区、自贸港进程中,重温30多年前的这段历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千年苏学涵养和支撑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文化软实力,意义更为重大。而作为万民共仰的心碑,东坡先生已经不仅是以“文豪”的诗词书画享誉于世。许士杰同志把苏东坡放在人民群众的历史天平上考量,把苏东坡作为有益于人民的执政者的榜样来赞颂。韩国强记述的这些当年旧事,也为我们今天传承东坡情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与众不同的历史坐标。
1942年出生的韩国强,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儋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体局局长。他从小受东坡遗风熏陶濡染,酷爱苏东坡。少时忘我读书和写作,数十年痴迷东坡文化。他在自已家中创办“仰苏书屋”,藏书2万多册,有关苏东坡历史文化的图书500多本,不少是国内外苏学专家的赠书,包括多种权威版本和珍稀著作。“仰苏书屋”不断接待一批批从学东坡的海内外名士。在他带领下,家庭成员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文化活动。多年来,家庭每年文化投入二三千元以上。2008年11月,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省文联等联合主办海南省首届“十大书香家庭”评选活动,经权威部门推荐评选,结合读者网友投票选举,韩国强、谢有造两位儋州学者家庭,排名前列,双双获得荣誉称号。2014年4月韩国强家庭又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首届“书香之家”称号。
从2005年以来,韩国强先后在儋州市第一中学和市老年大学开设“苏东坡与儋州文化”课程。
2012年,由儋州中和乡亲组成“中和古城文化丛书编辑委员会”,韩国强担任主编,中和人写中和,在我省开创由一个乡人来写自己家乡的先河。
2009年、2012年两版《东坡居儋故事》,是韩国强以翔实的文献支撑和深入的社会调查为基础,充分考虑到苏学传承的民间需要,以通俗的故事体裁完成的,深受百姓喜爱。他说:“这是我用另一种体裁写苏东坡,主要取材于东坡居儋的史料,40个故事几乎囊括东坡居儋三年的全部事件,记录了东坡与黎汉百姓同甘共苦的丰富情感。”
有资料统计,韩国强曾应邀参加过13次中国苏轼学术研讨会,发表有关苏学研究论文数十篇。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省级奖项。多项苏学研究成果被收入国家和多省的苏轼研究会议论文集,发表于《中国苏轼研究》《苏轼研究》《苏学研究》等专业学术刊物。散文先后被收入建省15周年和20周年文学集。散文集《寻访东坡踪迹》《北门江之歌》《悠闲岁月》,评论集《苏东坡在儋州》,诗词集《岁华集》《同道集》(与人合作)《霜叶红》(与人合作)等著作,主编《品读东坡》《儋州风情》《古城的回声》《情满人间》《诗意儋州》等专著,已经成为学界广泛传播、研究的重要读本,也是海内外学者和游客关心儋州、研究东坡的重要资料。
2019年8月,韩国强编著《儋州东坡文化辞典》,由中华古籍出版社出版。这是海南省第一部以辞典形式发布的苏学研究成果。全书按遗址、碑刻、楹联、匾额、交游、艺文、产品等分类,精细严谨,十分不易。
作为国内知名的苏轼研究学者,对苏东坡晚年儋州三年的学术研究,韩国强在国内业界颇具影响。致力于东坡文化研究,他走与众不同的道路。他自己确定的苏学研究方向是:以研究东坡居儋文化生活为主;对海南之外的东坡文化研究要有所拓展;以故事化方式还原和提升东坡文化境界;对东坡的思想研究与文化研究要相互映衬。
他是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常务理事、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他曾是海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海南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2009年7月,儋州市成立东坡文化研究会,他当选为常务副会长。2018年12月,海南省苏学研究会成立,特聘他为研究会顾问。
……
韩国强年长我13岁,我尊称“韩老”。近年来,面对他的执著、热诚与精专,我默默努力,以为楷模。我想到,这大约就是“一个人,一辈子,一件事”的鲜活样板。
“一辈子,一件事”,因为苏东坡的贬谪地,即是千年之后自己的出生地,奠定了韩老为之奋斗的坚守与笃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东坡文化的传承,在他心中凝结成的是朴素而执着的信仰与坚守。
北宋林逋(967一1028)的《山园小梅》诗中有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是为梅花作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梅的高洁端庄、神清骨秀,令人崇敬;梅的幽独闲静、暗香浮动,又令人爱怜。居儋三年的东坡先生,不再是朝堂之上侃侃而谈的尚书,不再是历典八州锦帽貂裘的太守,海外贬谪,幽静孤寂,如故之香也暗锁儋耳,月影浮动。然而,东坡如梅一般高洁清新的香气,纵然是千年历史也锁不住的。千年之后,暗香何处不浮动?东坡文化中朴素纯粹的精神力量,何处不飞花?令人敬仰。书中还记叙儋州的风情名胜,如《东坡书院:鸿雪因缘誉天南》《儋州诗词雅韵悠扬》等,及作者对文化艺术的酷爱与执着,如《流淌的北门江·前言》《诗海扬帆三十年》等,这样说来,以“暗香浮动”作书名寓意含蓄而深远。
宋元符三年(1100)三月,东坡先生在儋州写下“独栖高阁多辞客,为著新书未绝麟”③。他毕生功业之大器《东坡易传》《东坡书传》和《论语说》,在儋州撰写修订,新著沥血,不曾辍笔,直至北归时,终于“了得”。
故土情、东坡情、翰墨情,韩老以此三章构成新著《暗香浮动》,新书绝麟,嘱我作序。其时,正值海南省委主要领导同志考察儋州,就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文化支撑作调研,明确要求“系统梳理研究苏东坡文化”。为一位年近八旬,以无尽心血追随东坡、寻访东坡、弘扬东坡、书写东坡的同道、尊者,写下一些自己崇敬的感悟,以为共勉,是一件乐事,且不必说在我研究苏学的路途上,不时有事关东坡居儋遗踪考论向韩老请教。他每每告示,在我则如沐春风,心中宛若暗香浮动。
《暗香浮动》,已经完稿,即将付梓。相信韩国强先生不会辍笔,仍将一如既往,再著新书,并不绝麟……
是以为序。
辛丑上巳,南海之海南之海甸之海语
(作者为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秘书长、海南省社科联社会组织历史文化学部党总支书记、海南省苏学研究会理事长)
上一书籍:磅礴党史
下一书籍:光辉里程——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诗词选
版权所有 中华古籍出版社 2012-2028 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易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