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泗州的地名称谓,始自北周(577),中经数次迁徙,历经1300余年,最后终结于虹。清康熙 19年(1680),古泗州因黄河夺汴掠淮入海,沉没于洪泽湖底,永为“鼋鼍之窟”。清乾隆42年(1777),巡抚闵公奏请朝廷,将泗州州治由盱眙之盱山迁至虹县,田赋一并于泗。上准其请。是时,因虹县作为泗州新治,而将虹县降为虹乡。历经135年后,在民国元年(1912)废泗州改称泗县。泗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名城,被誉为国之东南形胜之区。其辖区在不同时期曾包括泗县、五河、盱眙、天长、泗洪、泗阳、明光、乃至宿迁、固镇、灵璧一隅。
在泗州这个辖区广袤、山水辉映、民风淳朴、风气凝萃的古老区域,不仅物华天宝、人文鼎蔚,而且在民间流传的历史故事亦灿若群星,代代流传。这些散落在民间的历史故事、传说,所反映、教化的层面涉及到百姓的生活、娱乐、习俗以及好恶。有的读后令人捧腹大笑;有的读后令人唏嘘不已;有的读后令人茅塞顿开;有的读后令人产生共鸣;有的读后令人爱憎分明;有的读后令人愤世嫉俗;有的读后令人正义凛然…….
为抢救这些散落的文化遗产,我们萌生了在古泗州辖区范围内搜集整理民间传奇、故事、传说、民俗、风情的想法。为完成这一夙愿,我们利用古泗州辖区内各个县市的文朋好友关系,搜集、整理、编辑了这本通俗读物《泗州民间故事》,旨在收集、抢救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
全书共收入160篇文稿,分为六编:
第一编历史掌故(16篇);第二编传奇故事(20篇);第三编 民间传说(67篇)、第四编神话传说(21篇)第五编地名由来(27篇)、第六编地域民俗(9篇)。
我们历时2年,共收录来自泗县、泗洪、眙、天长、五河、灵壁、固镇、明光等地的作品168篇,现已全部整理、编辑完成,并在泗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由泗县泗州诗词学会融资出版付印。
在本书编辑过程中,泗县的张文德、惠友乾、石子阳、陆瑞;泗洪县的陈子兵;天长市的盖玉芹;明光市的陈文亮、许永宁:五河县的黄国林;固镇县的丁玉群;灵壁县的卜现华、牛士中等文朋好友,均为该书的编辑提供了珍贵篇章。在校对样书时,曹西龙先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此,我们谨向你们表示衷心的谢意!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在编辑过程中,出现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修正。
编者
2021年3月31日
版权所有 中华古籍出版社 2012-2028 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易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