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建留宝,教授。曾任洛阳师专中文系主任。河南省写作学会副会长、洛阳市写作学会会长、洛阳市优秀专家联谊会理事等职。出版著作 11 部。其中主编6部、副主编1部、组织合编3部,参编1部。
主编作品:中南五省(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通用教材《写作》《美学通论》《美学通论》修订本,中南五省(区)通用教材《写作》修订本,国家教委《世行贷款》资助课题《写作教程》《西水头村志》共6部。全国高等
师范专科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通用教材《写作》任副主编。组织主持合编《文学写作学》《颂师篇》《中文专业教学大纲细目》3 部,参编《写作》1 本。
《颂师篇》获学校优秀社科奖,《美学通论》修订本,《写作》《文学写作学》获学校优秀教材奖。
主编的中南五省(区)师专通用教材《写作》,获中国写作学会首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河南省高等教育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河南省教委颁发的1986--1989年高校优秀教材省级二等奖。《文学写作学》,获河南省写作学会首届科研成果一等奖。省教委高教领域优秀社科成果特等奖,河南省教委1990--1994年高校优秀教材省级二等奖。
昌炳兰,教授,曾任洛阳师专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古藉研究室副主任,洛阳市白居易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出版著作共 13 本。其中专著2本,主编教材6本,合编3本。
专著2本,《历代名人咏洛阳》《外国故事选译》。主编教材6本,《中国古代文学》(上、下)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共3本。中南五省(区)通用教材《写作》修订本,任第二主编,《美学通论》修订本,任第二主编,国家教委《世行贷款项目》资助课题《写作教程》任第二主编。与人组织合编著作3本,《文学写作学》《颂师篇》《中文专业教学大纲细目》。参与编写著作2本,《唐宋·八大家鉴赏词典》《美学通论》。
《颂师篇》获学校优秀社科奖,《美学通论》修订本,《文学写作学》获学校优秀教材奖。
《文学写作学》获河南省写作学会首届科研成果一等奖。省教委高教领域社科成果特等奖,河南省教委1990--1994年高校优秀教材省级二等奖。
《历代名人咏洛阳》获省教育委员会优秀奖。洛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中国古代文学》上下册和《古代文学作品选》获洛阳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参加编写的《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辞典》该书获国家优秀图书奖。
序 言
这本书是我们祖孙三代思想、工作的总彙和科研成果的结晶。父母亲这一代,出生在战火纷飞,疮痍满目的旧中国,但他们的青少年时期却是在五星红旗的光辉照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亲眼目睹了党领导全国人民驱逐日本侵略者,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的历史进程。
父母亲于1953年分别从省立灵宝师范、信阳师范保送到河南师范学院(今河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深造。大学毕业后,母亲分配到洛宁师范任教,担任语文教研组组长。父亲分配到洛宁高中工作,担任语文教研组组长,兼任工会副主席。后父母又调回灵宝第一高中任教。1980年父母亲从灵宝调人洛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工作。父亲于1983年12月任中文系副主任,1984年7月任中文系主任。在洛阳师专工作15年,可以说是父母亲的黄金时代,教学和科研取得了突出成绩,均被评为教授。1995年7月父母亲退休后,我的父亲受聘于洛阳师专中文系,2000年2月受聘于洛阳师院文学院,以及受聘于做高、初中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写作课教师,直到2008年8月,才离开了三尺讲坛。父亲有幸在教育战线工作了半个多世纪。尽管八九十年代前后,国家并不富裕,当时他们的生活、教学科研工作条件比较艰苦,是党教育培养了他们,给了他们知识和智慧,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脚踏实地,尽心竭力为培育下一代,奉献毕生精力。
我们姐弟四人生长在动乱的60年代。“大跃进”、“全民大练钢铁”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60年代和70年代初的主旋律。我比较幸运,没有象我的两位姐姐到农村插以落户。上高中时正赶上恢复高考,我国教育也从读书无用到重视知识的转变。1978年改革放,重视知识重视人才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攻方向。
1979年我从灵宝一高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人郑州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到省二轻工业学校,工作两年后,又考人郑大,成为硕士生,被分配到河南教育学院任教,因教学、科研工作突出被评为副教授。后到南京大学读博,博士毕业后,又到南京理工大学继续博士后的研究工作。我负责带领的3名博士,四名硕士,仅2000年就发表了26篇 SCI 收录论文。在2000年10月,南京理工大学职称评定时,我被评为正教授,也是江苏省第一位从博士后直接评为正教授的突出人才。由于我学习基础扎实、基本知识厚重,才能在大学教学和科研中取得优异成绩。2002年被南京理工大学评为博士生导师。
我的姐姐建英英于1979年考上中州汽轮机厂豫西技校,毕业后留在技校当教师,被选送到洛阳师专进修两年,豫西轴承厂承认大专学历,并晋升为教务主任。后到灵宝教育电视台,发表了多篇有关教育的通讯报道。
1999年调到实验中学任办公室主任、副校长等职,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离职后,退居二线,根据个人的特长和爱好,组织成立了女子中老年模特队,到郑州、香港演出屡获金奖。我们这一代是幸运的一代,改革开放为我们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开拓了无限广阔的空间,为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了优越条件。因此,我们在教学、科研才能取得突出成绩。
我们的下一代,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也是最幸福的一代。他们处在社会安定、国家经济繁荣昌盛,民富国强的大好时期。国家教育体制基本完善,生活条件优裕,学习环境优越,为他们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出国留学蔚然成风。外甥李凯公派赴美读博,外甥女常璐芸到法国巴黎留学,儿子建熠耀赴加拿大萨省上大学。实现双百梦的重任责无旁贷的落在他们肩上,现在他们正在为实现两个百年梦想脚踏实地,积极而勤奋地工作和学习着,力争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我们祖孙三代人,亲眼目睹和亲身体验到我们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发展进程。我们祖孙三代人在学习、工作、和科研等方面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些成绩,和国家繁荣昌盛是密不可分的。在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柒拾周年之际,我们仅以此书,作为献给新中国成立柒拾周年的一份薄礼。
本书共分四编
第一编人生征程
三代人各自总结自己的学习、工作、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情况,以及个
人的所思、所感、所想。
第二编文章集锦
收录了三代人在报纸、期刊、杂志所发表的文章,约为柒拾余篇。
第三编著作荟粹
集中了三代人出版的著作,共四十本,其中包括一组摄影著作。
第四编群议众评
包括个人获得的奖励、荣誉证书以及报纸、期刊、杂志有关评论等。本书中收录的作品,大多发表于八、九十年代,在思想观点和认识上或
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2019年9月28日
建方方
版权所有 中华古籍出版社 2012-2028 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易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