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张贤翼 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1926年生。土家族,中学高级教师。先后任小学、中师.高师函授、中学、电大语文教师。出版的诗集有《永远的颂歌》(十人合集)、《山野之歌》、《心灵的溪水》、《山溪之歌》、《精神的原野》、《精神的原野》(第二集)、《星星草》、《山岚之歌》《晨雀之歌》、《自然的情思》、《心灵语言》《鸟的志趣》、《胆肝冰雪》、《《寂寞乐章》《微尘集》、《沉思四季》、《遣悲怀》、《思想的竹林》、《野草的精神》、《生命之花》
勒马回缰写旧诗
——《难再晨集》序
我正在为我的两本书:长阳方言篇、新韵绝式竹枝词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忽然接到贤翼兄寄来的他的诗稿难再晨集,要我写篇序言。此前,他在电话里曾提到过这件事,却没有想到会来得这么快,并在来柬中说:拙作难再晨集烦劳你写序,因为您比较了解我,并始终关心我,而有些篇章就是因为您循循善诱,促使我习作的……写序非您莫属。说话到这个儿份上了,我不写能行吗?
从《永远的颂歌》(古人合集 ) 到《微尘集》已经是十五部作品了。摞起来有几尺高了。但这些诗集里的作品,都是自由体的新诗,而这次寄给我的《难再晨集》却是旧体诗词。贤翼兄长期是打着赤脚跳舞,而这次却一反常态,却是戴起脚镣跳舞了。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唐贤读破三千纸,勒马回缰写旧诗。
记得是二OO三年初吧,我还为他的新诗集《心灵的溪水》写过序哩。一晃又是十四年过去了,真没想到现在又要给先生的旧体诗词《难再晨集》写序了。
要写序,首先是读作品,上卷是诗,其中古风、律绝都有,共一0二首。下卷是词,共三十三调,六十四阕,,最少的一调只有十六个字,最多的《莺啼序》有四叠二百四十字。内容丰富,体式多样,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读了这些诗词,我眼前就出现了一个焚膏油以继暑恒死几以穷年的孜孜不倦,惜时如金的老夫子形象
我与贤翼兄相识,算起来是在六十二年前的一九五五年秋季。他刚从宜昌师范毕业被分配至长阳都镇湾区厚浪沱小学,正巧我也在那里当孩子王。当时,我们都是二十多岁,正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道的时候,加之两人性格相近,志趣想投,遂成莫逆之交
翌年,天赐良机,小学教师可以报考高等学校,于是,两人又联袂赴宜昌参加高考。所幸我俩都被高校录取。他在汉口赵家条的武汉师范,我在武昌桂子山的华中师范。都圆了多年想读大学的梦。
光阴荏苒,四年不知不觉就溜走了。一九六O年秋我们大学毕业了。贤翼兄于跃进声中到桂南,栽培桃李不知艰,被分配到广西去了。我则探骊四载未虚度,喜地欢天返鄂西,被分配到老家长阳。我们一南一北,天各一方,都又当上了育苗浇花的园丁。直到分别二十多年的一九八七年暑期。两人都以高师语文函授教师的身份,在宜昌师专会面了。经过十年浩劫,竟能安然无恙欢然相聚,其欣喜之情,自是不言而喻。攀谈之下,才知道他于一九八七年调回了五峰,在一中任教。从此,我们鱼雁常通,时有诗词唱和、仅此集中,就有和作五题十四首之多。之后,贤翼兄迁居宜昌市望洲岗,交通更为方便,交往更为频繁,赠我苏铁、依然青葱挺拔赠我的腊梅籽实,现手已盈握,藏莲成林。入冬,则梅花怒放,清香扑鼻。每观后园苏铁、梅花,就想起赠与者贤翼兄。在数十年的交往中,贤翼兄的高风亮节,令我钦仰。他一生勤勤恳恳,淡泊功名利禄。耽于诗歌创作,数十年如一日。现已耄童之年,仍孜孜砭陀,笔耕不辍,实乃我辈学习楷模。今大作《难再晨集》即将付梓,遵贤翼兄嘱聊缀此文,以表贺忧。最后以二绝作结:
童颜鹤发九一春,著作皇皇摞筹身。
呕心沥血实非易,字里行间寓精魂。
继县焚膏秋复春,雕肝凿肾著奇文。
夕阳一抹山川丽,犹志陶翁难再晨。
杨发兴 二O一七年十二月
于东峰岭
版权所有 中华古籍出版社 2012-2028 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易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