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陈瑞,90后,理学学士、医学硕士。
药学和细胞生物学专业,工作是芯片工程师。
喜欢紫色,樱桃和夏天。
是个在现实世界搬砖的浪漫主义兼理想主义者。
本书整理了作者从12 岁开始的想法碎片集。
晨曦初露
——序陈瑞《朝花不夕拾》
梁长峨
我面前放着《朝花不夕拾》,它是日本东京大学医科学硕士陈瑞所著。人们也许惊讶医学研究生还写文学作品?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当年郭沫若、鲁迅都是学医的,陈瑞将来呢,我们也未可知。
陈瑞出身平民家庭,父母没给她准备好不用自己爬的天梯,也没给她一把随便打开天堂之门的金钥匙。曾有人针对现下社会写文说“寒门再难出贵子”。意即家境普通,出身贫寒的人,没有父辈的助力,就不能出人头地。陈瑞不信。社会的确有许多不公正,但家境不够优越,并不能斩断一个人成功的可能。
命运总有漏网之鱼。果然,陈瑞走到了瑰丽的彼岸。她,一个一无所有、赤手空拳的女孩,靠的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她一直以为,承认失败容易,承认遗憾比失败更可怕,所以,她始终不屈地坚持进击。
所有成功的背后都有动人的故事和精彩的答案。从陈瑞的现在,我们可知她的过去。她从十五岁开始,每年都专门为自己写一篇文章或一首诗,定出“我想要”和“我应该”的标准。每一年的年末都要认真检点自己一年来到底得到了什么,同时又为新的一年提出“应该干什么”的要求,期间,有“泪滴”,也有暂时的“迷离”,但无论遇到多大困难,她都“相信青春无敌!”“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她始终认为,“人生所有的机会都是在全力以赴的路上”。她督促自己.“春天就该有春天的样子,就该干春天该干的事情”,始终保持“勇敢的光芒”,“绝不服软”“绝不后退”。
从这部作品可以看到陈瑞的思想逐渐成熟于十九岁二十岁书中有一篇《花香不在多》叙述了十九岁的她,“常会反复作同样的梦,梦到以前的自己,如何哭着笑着奔跑在路上。那种奔跑,是一种怎样的恍惚和清晰,安静又喧哗,平淡却波折,悠长而刻骨铭心。她在白驹过隙般纷扰匆忙的岁月花雨里的奔跑中,随着每一寸骨骼的咯吱作响和每一滴喧嚣傲娇的血液流消,迅速的一步一步地长大。世事万象,各种信息,各种观念,映入眼帘,涌进脑海,诱惑着她,要改变她。她心里经历着一次次风暴,但最终她依然是她。她觉得,“忙碌并非就是丰富,不闲并不就是充实”,凑热闹并非就是生活,弄机巧并不就是聪明;她讨厌,看着重复的电影,听着重复的旋律,和一群“死党”做着重复的事,开着没有营养的玩笑;她认为,每一天“仿佛除了基本的呼吸等无意识自动完成之外”,“因图无神无思索、零冲动、双眼失去焦距,真空塞脑”,就是浪费生命,抑或扼杀生命;她感到,杂食着五花八门各种流派的“厚黑学”,义无反顾地抛弃过去的单纯,欣赏和模仿“圆滑的处世风格”,在不同的人面前变换不同的“脸谱”,不是成熟,而是“失贞”,“不是一变多,而是一变零”。她说:“失掉特色、失掉自我,是比单纯活着不清楚要变丰富变精致可贵和美丽更可怕的事情。单纯,单一,甚至单调,至少是种存在,是种宣告。强调自已去习惯不合口味的食物,本来就是反人性的......”
二十岁上下的年龄,是人一生思想、精神世界形成的转折点。许许多多青少年到这个年龄在路入成人世界时,与大人们中绝大部分人“同流合污”,得到大部分大人们的称赞,受到大人们的欢迎;而许许多多青少年为经过种种蜕变、熬干单纯的汁液,“同流合污”于成人的世界,受到大人们的认可和鼓掌,而自豪自傲,而自鸣得意。殊不知他们已彻底“失贞”。这景象代代不绝,世世相袭。而陈瑞却是她这一代青少年中的异类。我欣慰,这可能会是陈瑞日后成为科学家或作家的根和源。
陈瑞的作品,无论是诗还是散文随笔,语言都没有所谓的“老道”和“娴熟”,充满了稚气未脱。可也正因为这稚气成了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成了与当下华美、空泛、浮浅、庸俗,乃至充满肮脏气息的文字的分水岭。这稚气浸透了纯洁,洋溢着青春气息,饱蕴着青年人的本真和锐气。我所以把她的作品称为晨曦初露,是因为我把她的才气、思想和语言看成是与现实世界诸如老成、世俗、机巧之类彻底对立的完全崭新的世界,祈望她和许多同她一样的青年的才气、思想和文字缓缓地渲染开来,浸淫出一个诗意满满的世界,祈望她和他们这些新一代的诗人和作家用自己的才气、思想和文字创造出纯洁斑斓的作品和生活,为我们的社会为整个人类增添清的芬芳,纯的气息,美的意境。
陈瑞的书出版了,也许这是她青春期写作一个结集,一个记录,从此进入她心之所衷的科学迷宫,终生不返,也许使她从此耕耘在文学的沃野一发而不可收。鲁迅是学医的最后成了文学家,孙中山是学医的最后成了政治家,郭沫若是学医的最后成了诗人、剧作家和历史学家。以此说,陈瑞学医,也许日后成为作家。人生走向,最初的不等于最终的。我意陈瑞可以既当医学家,也可兼当作家。林徽因不既是建筑师,又是诗人吗?北大走出来的詹克明不既是核物理学家,又是作家吗? 当然,一切皆由陈瑞的才气和意愿而定。
晨曦的未来,是朝霞满天,花光灿烂;小树的未来,是碧绿葱葱,高耸云霄。正值青春年华的陈瑞呢?我期待。
(序作者简介:梁长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散文家》杂志副总编,《华夏散文》杂志副主编,曾任宿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先后出版过十三部散文随笔和报告文学作品集。)
版权所有 中华古籍出版社 2012-2028 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易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