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张希元
聊城一中唐忠桂老师是教地理的,不擅长写文章,但她却用五十年前的“恋爱信”和“日记”为内容,写出了老伴柏庆禹令人尊敬和赞美的一生。
唐、柏两位老师,于1955年被济南师范选送到山东师范学院(山师大前身),唐老师考入地理系专科,柏老师考入中文系本科。两人恋爱关系由师院开始。光阴荏苒,唐老师1957年毕业,分配到沂水师范。柏老师1959年毕业分配到聊城农校。1962年农校解散,柏老师调入聊城一中。
1962年夏为照顾夫妻关系,唐老师由沂水调到聊城地区。因为一中不缺地理老师,柏老师帮助领导说服唐老师去了博平中学。可是由于柏老师忙于工作,一直到1967年,柏老师周末几乎没去过博平中学,只有唐老师在星期日有空时,来一中看望柏老师。他两人还是靠通信交流着信息。
柏老师到一中后,就教语文课并任班主任。一般情况下都要跟班活动:早晨和学生一同跑操,上早自习;上午上两节课;下午不管有没有课,最后一节自习也是必到的。晚自习虽然不会守在教室里,但也是必然会去的。其他时间备课改作业、学习。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他的“工作日程表”。星期日学校若不安排活动,就去家访。
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唐老师又调到韩屯中学、西王中学、河东街小学。文革结束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1978年暑假后唐老师才调入一中教地理课,结束了十五年的夫妻两地分居的生活。
唐老师调入一中后,才更真切地感受到老伴是个重视工作、对工作一丝不苗的人,是个勤奋、认真、不怕劳累、不知休息的工作狂,也理解了他,并尽力在生活上照顾他,帮助他为他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
柏老师在语文教学上,从实际出发,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路子。他曾说:“不要小看三尺讲台,这里永远是画不圆的句号。”
探索适合中学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方式,如拼音。在汉语拼写规则基础上,总结出适合聊城地区的十条“拼写注意事项”,收集了八十余例本地区“似正实误”的读音,只用两节课讲完,基本解决了我区学生拼写的问题。又如语法部分,总结出十七条“常见语法现象的处理”,只用六课时,就能将大学文科两三个月的讲授内容,扼要教给学生。
探索阅读、写作议论文的路子。重点抓了议论、记叙、描写三种文体,选编了《议论文选读》,写了《记叙、描写、说明和议论的语言特点》,在聊城师院院刊上发表;《再谈记叙、描写、说明和议论的语言特点》,在苏鲁豫皖教研会上获优秀论文奖
对古诗词的翻译和多位专家进行了研究,他用散文的方式翻译,取名“散译”,写成《散译浅议》等论文。
还应邀参加了《鲁迅杂文词典》的编写工作。被原聊城师范学院聘为兼职副教授教学生作文,柏老师用了多种方式,除了叫学生多写,他还多次写“下水作文”。还将有代表性的学生文章,让全班同学共同批改。批改作文是他教学的重要任务,每次作文都让学生写后记,学生写的后记他也批改。不断地和学生在作文本上交流,如和杨琳琳在作文本上交流的文字达3000多字只要认为写得好的作文,他就发给学生作文纸,叫学生工整地拳写下来。这样的作文,他保存下来的就有近200篇。他认为写得特别好的,就自己再拳写一遍,给《学语文》《未来作家》语文周报》《读写训练》等刊物寄去,这样学生不仅得到了稿费,有的还得了奖,柏老师也被这四家刊物聘为兼职编委。
教书育人,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柏老师当了36年的班主任,他的班班风正,学生上进心强,思想活跃,学习成绩好。他总是利用各种机会理直气壮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结合评论《什么是知识》,端正学生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结合《崇高的理想》,使学生认识共产主义是科学预见他说:“一个人活着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了做好工作,对于任何一个措施,都应这样去理解:领导表扬自己,意味着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领导表扬其他同志时,如那点自己也做了,就该知道这不是表扬某个个人,这是肯定整个工作。自己做了,那就对了,没有话说;如果表扬的那点儿自己没做这就是差距,自己努力向人学习。事实上,绝不会是'没什么,这个我也做了’。每个人身上都有我值得学习之处。”他还说:“克服工作中的问题不快,如培养和运用干部一事。这与虚心向人学习有关,这与没解决认识问题有关。事实上:培养与使用干部本身就是培养接班人的问题。总而言之,解决工作动机问题,虚心向人学习问题,是两大任务。”
柏老师总是每事先想到学生。如1985年领导叫他参加赴昆明的暑假休养活动,本与学生无关,他也主动建议学校领导,代表学生慰问老山战士,使我校和老山一连队建立了联系,在全校开展“战士在我心中”的活动,
全面关心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如耐心开导个别为早恋苦恼的学生;通过家访和家长配合,教育学生;陪病号上医院看病,买东西看病号,给学生做病号饭、熬中药;学生棉鞋丢了,给学生买棉鞋;学生没钱买饭票,借钱给学生;有一个学生家长去济南办事,知道他家经济困难,柏老师借给他80块钱。
学生就是柏老师的财富,是他的骄傲,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欣慰。学生视他为“亲老师”,自发为他做60岁寿辰,还为他举行从教 40 周年纪念大会。
柏老师任教 42年(含退休后的六年),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我市第一批特级教师。国家也给了他不少荣誉,如他获得的市级(地级)荣誉称号就有“优秀教师”“模范班主任”“先进工作者”“教学能手”“优秀知识分子”等。柏庆禹同志是我们的好老师,好同事,我们要好好向他学习。
2021年8月5日
版权所有 中华古籍出版社 2012-2028 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易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