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周庆昭 1938年8月生,江苏灌云人。中共党员。1960年大学文科毕业,从事教育工作直至退休,曾工作于杨集中学、图河中学、伊山中学、县教育局等单位:幸教高级职称。现为中华诗词学会、江苏省诗词协会、辽宁大连市诗词学会会员,灌云诗社理事,《灌云诗刊》副主编。
爱莲居序
杨昌荣
一湖倩影亭立,浩气吞云,不妖不染,叶稠荫鳞,但见新荷绽放,擎红可比初昕。周氏远祖视而称之日:“莲、花之君子者也。”
庆昭兄生于爱莲世家①,少有诗才,天赋颖悟,若谷虚怀。且书香门第,家教念念,耕读两行,继以一贯。入校勤奋苦学,不倦孜孜,残灯晓月,相约无欺。于上世纪中叶,经学校保送,被南师大破格录之,一时羽声四起,传皆称琪。四秋业就,分回乡梓中学任教。为人师,授之求,倾所学,无不优。尤可贵者,常穷其月薪,济生穷寒,辍学复读,名行岿然。翌年,与云姿飘逸,貌若芙蓉,其性亦惜于莲之江南才女陈老师一见如故,形影相随,切磋教艺,明是知非。不久,便同坠爱河,始结连理。“一碗羊汤为喜宴,六平贮室改新房。伉俪情缘,浇艳闻香”。夫妻正倍生奋发之时,不料文革之风骤起。“专栏处,大字报,批贴墙院;顽夫妇,封资修,牌挂头昂。”先生坚守信念,心不离岗,暗自开班,霜菊怒放。天宇放晴,昭兄擢升校长,治学循道,勇于创新,春回竹报。不久,斯校变后为先,秋水云宽,江淮驰誉,月上阑干!
岁入新纪,师退而忘休,任灌云诗刊责任主编,乐于奉献,如期出刊。并辅之幼兰,无声细雨,国粹有传。同时,他抽暇惜时,搜集其父子三人旧稿,厘清分类,辑成《爱莲堂吟草》一卷问世②。公与兄在集之后记中写道:先父一生酷爱古典诗词,这里收录的虽冰山一角,但老人家的诗作终见天日,老人家的高风亮节通过诗词终可惠及于子孙。可谓惟仁惟德,骚坛同歌锦绣;无欲无求,荷塘合漫芳菲。
谁知昭兄忒赋林泉之性,凡约采风、远游,兴致更佳。“蜃楼海市”,已觉平淡;三江源头,碧水鱼现;丝绸古道,车流达旦;大漠腹地,频见飞燕;南海灯塔,惊涛退岸;边陲哨卡,苍松陪伴;精准扶贫,笑声出甸;升空点火,舟行银汉;文公正气,犹歌耳畔;明清小院,流连忘返;兰亭俯仰,灵犀弥漫;铺笺走笔,精力不倦。至于“诗友唱酬”,“涤浊扬清”,“缅怀纪念”,“咏物寄情”“深情雅韵”“曲海新澜”等均有他纵横变化,不可方物之妙制醒目于栏首。但纵观全集,其纪游诗占容量较大。乃因昭兄每游归来,均携两袖天香,故如是。
诗,是学养、品格和情性赋予仙化之艺术。兄虽文学造诣颇深,但从不以生僻艰奥取胜,而是“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他追求的是言近旨远,飘逸含蓄。因此,他的诗常见神韵,融画而少雕琢,比兴而多高情,达笙箫清籁、羽舞天真之意境。如:参拜台中禅寺:“今古文明新一章,禅堂拜谒禁焚香,菩萨济世兴环保,也厌污烟染圣堂”。净化禅寺,点赞绿色,其情之笃,非智者莫能。又如《登开封铁塔》:“多故黄河道,数埋塔仍丰。坚身顶铁石,旷世立天庭。历代中原梦,今朝华夏情。浮屠千百载,昂首说开封。”如梦如醒,如古如今,令人神驰。请听【越调】采莲曲:“双娥浩渺锁云烟,莲卉香湖遍。堤岸柳桐舞莺燕,比娇妍。瑶池亭榭开欢宴,渔歌唱晚,仙姬点赞:好个秀美人间!”鲜活飘逸,轻云出岫,妙在诗外。再听:“千顷群芳斗艳,林间互啭莺鹂,众生千态乐咪滋,时有琴声细细。”委婉,神完,韵足。当他在武昌见到毛主席《水调歌头·游泳》词镌悬于峭壁处,即兴口占一曲云:“铺云宣,蘸神泉,高雅雄浑润笔端,泼墨江山艳。凤龙舞,立新坛,书家一代星璀璨,挥就卷狂澜。”云影天光,已入化境,此中有真意,未辩已陶然。人生百年,如客过往,都在行走中,有人行走附趣,有人行走望呆,有人行走局促,有人行走伤怀。而昭兄且行且歌,
如泉如石,行走得充实、潇洒、超凡而高雅,讵唱那、屈原非,陶潜是③;但吟这、春山舞,鸾凤啼!于是,先生便搜集二00三年以来之散落原玉,捻线穿珠,遂成斯集④。观音飘至,一池圣水神思远;丹青素描,万朵莲花贤者风!
嗟夫,兄志高远,循道而奋争于坎坷;其胸博大,无意却并列于大家。人生苦短,功名与浮云一例;文章事大,仁义共真情永恒。性本爱荷,修德修身,上善若水,养性于心。如是敢为,由衷敢作,必石化而开清界,尘除而漫桂馨。词曰:
若问灵魂争铸造,人间师道无双。历经板荡识行藏。彰真缘自信,出水醉斜阳。 月上中天明若镜,惯看演戏梳妆。吹拉弹唱且轩昂。球村多过客,斯集尚凝香!
注:①周庆昭,号爱莲居主,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品曾多次在大型诗词赛事中获奖。②其父周丽川,长兄周庆霖均为苏北有名诗人,已谢世。③元曲:“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④先生近期准备付印《爱莲居吟草续集》
2016年8月于有无斋
版权所有 中华古籍出版社 2012-2028 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易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