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陈和世 号五四、又号黔峰山人, 别署文华堂主人。一九五四年生于湖南城步。祖籍江西德安。居长沙。少年失学下放农村,耕樵之馀随父自学诗古文辞。无文凭,无师承。诗崇李杜,词拜苏辛。所作以抒写生命为旨归。已出版《文华堂壬辰杂诗》。有《文华堂诗》、《文华堂词》、《文华堂巵言集》等待梓。二零一四年于湖南省经济发展实业公司退休。
书者简介:
黄宗壤 四川自贡人,祖籍江西泰和,一九四二年十月出生于重庆。一九六一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一九九六年从自贡市文联提前退休。中国书法家协会早期会员(一九八四年入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特约馆员、四川省金石书画研究会顾问、四川省诗学会副会长、自贡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自贡市诗词学会名誉会长。有《黄宗壤艺文集萃》四卷集(诗词卷、文论卷、书法卷、绘画卷)等专著出版。
才大
——文华堂奇人奇诗
吾湘多奇人。或以节奇,或以事奇;或奇之以政绩,或奇之以文学;不一而足。某日吾返湘与业师
何谓奇人?奇人者非常人也。吾所谓奇人,非建举世之奇功如张子房者,非有献盖世之奇谋如吕公望者,亦非蹈海靖国如鲁仲连者。然则何可为奇耶?窃以为,居叔世而有耻心,履艰辛而存大节,处穷困而无忧戚,臻闻达而戒骄矜,见利弗趋,见害勿避,大行不拘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异乎流俗,遁于污世,想哭则哭,能怒则怒,行藏以时,率性而发,鼓瑟齐门不以为痴,夏炉冬扇不以为癖,敢悖流俗,我行我素,披肝沥胆者,可谓之奇,有一于斯者可谓之奇人矣。文华堂和世兄当之无愧焉。文华堂奇之何在,曰遇奇、性奇、节奇、诗奇也。
先生幼承箕裘,素怀忧勤,胸有宏志,长有大才。然生不逢时,命途淹蹇。少小受累,随父下放农村,樵耕荒野,食不裹腹,衣不暖体,尝伐薪于野,车运至城,叫卖街巷,充一家活命之资。先生尝以『卖薪郎』自嘲矣。本有天资,却如炳原泣学,幸有庭训习诗。尔后饥馑、计生、下岗、政治旋风,如影随形,先生《六州歌头•自述》述之甚详焉:『不逢辰,命否先君累,骇高帽,怜低面……驱遣随家,广阔新天地,食蕨眠薪。倩松明为伴,寄託赖诗文。庭鲤谆谆,事犹新。记髫年泪,少年恨,黉门拒,陷泥瀹。怀葛想,温饱望,向谁伸。愿难臻。及壮衰风又,罹下岗,作流民。』阮囊之羞涩,贾长沙之穷居亦不过此也。才高天妒,先生之遇应之矣。才高遇蹇,此奇之一焉。
遇之奇人或有之,性之奇非人人所有矣。昔颜子僻居穷巷而有箪食瓢饮之乐,原宪处穷弦歌常怀忧道之心。穷富闻达不为所累,毁誉有无不系乎心。此君子之人格也,文华堂有焉。先生虽处困穷,而幽怀雅致,常绝尘想。鄙流俗,交雅士,风流倜傥,率性而为。友人尝与予麈谈,言及先生轶事,先生经商曾有成,乐善好施,往来者达士,谈笑者鸿儒,指廪豪气,不减子敬。及为人所算以至艰窘,而先生一笑置之,不存乎心,堕甑风流,可并古贤。性
情豪迈,非常人所及。先生雅怀高想尝寄乎诗,其有句云:『败叶枯枝勤打扫,一椽足可避尘喧』,『风流最爱孟夫子,白首松云自比金』,『四面河山都入眼,吟边还喜最高层』。此夫子自道者也。达时旷易,穷时旷难也,先生性奇于斯可见,此奇之二焉。
《论语•微子》尝言:『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吕氏春秋》亦云:『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此君子之节概也。方诸文华堂和世兄亦无愧焉。先生处穷不暴弃,处顺无骄横,正所谓穷不失义,达不离道者也。持身如玉,视节比命。不随俗不附势,痛腐朽嫉奸伪,处叔世而知耻,临不测而敢言。先生尝与吾论诗言,不作阿谀之语,不写无用之诗,要为后世存史,当为后人立言。读其诗,知其非诳语也,指时弊,揭腐恶,直面人生,心系家国,笔扫奸邪,物无遁形。诸如『正气一身书董笔,红朝血泪不周遮』、『滥言民主何兴国,能度苍生迺悟禅』之类泣血锥心之句于集中俯拾即是也。其心仁,其志大,其节懔,此奇之三焉。
古者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龚定盦《书汤海秋诗集后》亦云:『诗与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一言蔽之,诗所以言人之志意也,诗如其人也。故遇奇、性奇,节奇者其诗必奇也。文华堂之诗奇者多矣,撮之有三,曰气奇、语奇、境奇也。文以养气为归,气犹浮物之水也,气盛言宜犹水大物浮也,诗亦然,有气则生,无气则死。和世兄深谙此为诗之三昧,深于炼气养气。故其诗神完气充,读之令人凛凛生风焉。其诗或淳古淡宕,古雅精醇,读之如品陈年佳酿,入口则甘,其古风诸如《祭父母诗》、《岁末歌》、《秋怀十九首》率皆此作。其淳朴古雅之真气,源于诗人于旁搜远绍中炼自家之气耳,故虽胸多卷轴,而非搬弄家私;虽多朴语而不落浅薄家数。其诗或大声镗鞳,小声铿訇,出经入史,博稽广览,忧愤积乎胸中,义理充乎其内,浩乎其沛然矣。其律绝大率多此。诸如『九州难忍秦筝苦,三户何忘楚水深』、『谶言有日熔生铁,民贼无颜对隐虹』、『大王风裡人都醉,却向屏前笑解元』、『闻道长安包子俏,杭城谁记卖藏柑』之类,忧愤中不乏豪宕,沉鬱中兼有清雄。用事多而不显堆垛板滞,琢句勤却无纤毫斧凿痕者,善炼气也。有此奇气,诗宜乎奇也。
先生未曾入高等学府,然于学无所不窥,孜孜矻矻,焚膏继晷,兀兀穷年,而于诗用力最劬,故成大家。其博雅其渊放其敏捷令众多学府青衿赧颜愧服焉,汗涔涔不敢望项焉。先生于诗不硜硜乎门户之隅见,驱驰坟典,广纳博取,故语奇味厚。吾自潮州识荆后,与先生多有微信往还,先生诗经眼必读,甚赏其语奇句丰。其诗或质实峻伟,一如奇士马嘶高冈;或典重古雅,一如书家豪书籀篆;或高旷沉雄,一如壮士悲歌易水。诗人之灵心,学人之才气汇于一身,故化腐朽为神奇,变陈言为妙语。诚斋《跋徐恭仲省干近诗》尝言:『黄陈篱下休安脚,陶谢行前更出头』,或先生之谓也。语奇者诗宜乎奇也。
夫为诗者写境之难人所共知也。境有三,一曰物境也:山水烟霞,处之其境,视境于心,然后运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焉。二曰情境也:身履于境,倏然而兴,喜怒哀乐不可控焉,诗人运密驰思,裁取其合境者,发之吟咏焉。三曰意境也:诗必立意,有意则格高,然意须寓境焉。三者中意境最难,或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颜色;或以物观物,物我莫分焉。此即观堂境界说有我无我之辨也。境中之意之情,一显一隐,一激一闲,一宏一曲焉。
先生尝有句云:『才大
是为序。同乡宝庆篱边散人杨子怡撰于岭南鹅
城木雁斋
西元二0 一五年十二月九日,岁次乙未阳月廿八日
(杨子怡,惠州学院中
版权所有 中华古籍出版社 2012-2028 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易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