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梁剑章,1953年3月14日生人,1971年参加工作,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河北师范学院毕业,先后从商从政从文,历任商业办公室秘书、团支部书记、公社团委副书记、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报刊社总编辑,协会(学会)副会长、秘书长等职。
1993年起任全国装饰材料情报信息网秘书长、《现代装饰报》总编辑;1997年任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副秘书长、《长城装饰报》总编辑;1998年任全国装饰材料情报信息网副理事长兼秘书长,1999年任中国建筑装饰材料市场信息网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现代装饰报》、《现代装饰市场》、《现代装饰》杂志总编辑;2001年任河北省散文学会秘书长、《散文风》杂志总编辑;2008年任河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散文风》杂志总编辑;2012年任河北省诗词协会秘书长、副会长兼秘书长、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系中国商品市场指导委员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全国新型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理事、中国管理科学院学术委特约研究员等,组织国内外多行业各类活动5 00余次,国内多家大型建材装饰市场高级顾问和市场设计师。《中国商品市场》杂志推介全国建材流通领域专家学者,荣获中国散文30年突出贡献奖。
诗心灼灼筑高台
——梁剑章《柳含烟集》序
陈金锁
继《梁剑章诗词选》系列丛书八卷出版之后,其第九卷《柳含烟集》已编纂成稿,
近几年来燕赵诗坛空前活跃,各地诗词组织发展很快,会员数量迅速增加,诗词创作逐渐繁荣,诗词理论研讨不断深入,中华诗词之县的创建活动硕果累累。作为省诗词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的
《柳含烟集》辑入了
首先,这部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诗因时而作,感因事而发。诗人的思绪无不紧扣时代的脉搏,契合时代的率动,渲染时代的气氛,故而其作品必然成为反映时代、讴歌时代、感慨时代的心声。这是诗歌自诞生之日起至到如今始终不变的基本属性。
中国的诗史滥觞于《诗经》,从周代的“诗三百”,继而楚辞,继而汉魏乐府、五言古诗,直到隋唐的歌行、唐代的律绝,然后到宋词元曲,可谓源远流长,恰如江河之水,从涓涓细流荟萃支派,汇聚成奔腾浩瀚之势,湖泊连缀,浪卷波回,其间长歌短吟,高啸低叹,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被尊为《诗经》的诗三百,是最早的诗歌选集,它包括了西周初到春秋中叶的民歌和王室乐词。从内容上说,《诗经》的主体部分,反映了当时比较广阔的社会生活面,其中有的反映了劳动者辛劳终年的痛苦生活,有的表现了对男女恋情和自由生活的追求,有的描述了征人戍边的艰难状况等,所以后人将《诗经》视作现实主义作品的范例。楚辞的代表作者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忠于自己的国家、关心人民疾苦,长时期以来获得人民的尊重。《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其被流放到江南时的一首抒情诗,这首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世俗小人的丑恶,尽情地抒发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表现了坚贞不渝的品德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离骚》这个题目,据汉朝的班固解释,“离,犹遣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按照这个解释,《离骚》题目本身,就表明了这是屈原遭遇忧患而作的诗篇。诗歌发展到汉魏之际,乐府、歌辞以及五言诗的出现,它所反映的社会面更为广阔,描写了诸多下层劳动人民的形象。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形成的“建安风骨”被后人称为“梗概而多气”,对社会现实有较深感受和一定程度的反映。唐代的李杜,雄视千古,被誉为一代之冠,不管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还是杜甫的现实主义,都有着广泛的内容,反映现实生活尤为深刻。此后数代,南唐李煜对国破家亡的哀痛,北宋苏轼有感于山河雄壮的豪迈,南宋辛弃疾对收复半壁江山的激愤,元代杂剧和散曲对社会不公的哀怨,明代于谦粉身碎骨全不怕的壮烈,清代龚自珍打破万马齐喑局面的桀骜,以及近代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封建王朝、要求变法维新和充满救国救民革命豪情的作品,对每一时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政治面貌都有较深层次的反映,此正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人,一代有一代之诗歌,一代有一代之风韵。文学作品脱离时代、脱离现实、脱离社会,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根之草,难以立足。
正是神州明政时,迎来大圣闹春枝。
金箍棒定苍蝇限,反腐风吹恶虎期。
更洗霾尘还碧宇,远追魂梦奏长篪。
遥听社鼓声声亮,敲出人间花盛诗。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严治党,高举惩腐利剑,查处了一批批贪官污吏,党风得到迅速好转,人民群众拍手称快。作者在农历猴年来临之际,怀着愉快的心情,与诗友酬唱,以极明快的语调赞美着党中央的反腐倡廉大政方针。诗作的第一联便写出正是在国家政治清明、反腐斗争取得明显成效的大好形势下,迎来了农历的猴年;第二联直入主题,写拍蝇打虎,以金箍棒喻党的反腐治贪的政策措施,限定了苍蝇、老虎的死期;第三联描绘出惩腐治贪的效果,洗清象征贪腐的浮尘雾霾,还人民群众一个寰宇澄清、高歌飞扬的美好社会环境;尾联以社鼓声亮、人间诗盛表现出党的反腐倡廉斗争成果带来的社会效果和人民群众欢欣鼓舞的景象。这首诗从题目看是一首辞旧迎新的作品,但从内容看,是一首时代性非常明显的时事诗。又如他的《鹧鸪天·顾家台驻村工作组赞》:
使命临肩大任当,太行深处展昂扬。
扶贫解困合民意,兴业引资奠政纲。
修水利,盖新房,架灯打井远招商。
山村唤得人欢笑,愿景宏图逐梦香。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在新的时期一大战略决策,各级各地认真落实中央的布署,派出工作组入驻贫困村,帮助脱贫解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这一具有时代特点的新生事物为作者及时捕捉,成为诗词创作的题材。再如他的七律《瞻仰本斋纪念园》:
胸中块垒问曾经,仰望高天碑自宁。
为有忠魂抛热血,拼将铁骨化流星。
烽烟滚滚刀枪举,岁月悠悠烈士瞑。
胜利年来开祭日,不教寇孽再重生。
本斋纪念园是阜城县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时为纪念民族英雄马本斋而建,作者在参观时自然感慨万千,抗日英雄无畏的壮举,抗战时期的艰苦岁月,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造成的深重灾难,勾起作者沉痛的回忆,浮想联翩,诗句从心底喷薄而出,其中有对英雄的赞扬,对日寇的愤怒,对往事的沉思,对仇敌的警示,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这部《柳含烟集》中,体现时代性的作品俯拾皆是,如“美丽乡村抒美景,丰盈沃土创丰收”(《七律·参观献县油菜花基地》),“短信飞来心境开,得闲眷顾访新梅”(《七律·友谊公园赏梅》),“执政为民凭敬业,开源富国靠扬帆”(《七律·夜游世博园》),“高铁春风趁夕阳,撷来重彩满行囊”(《戏题
其次,这部作品具有突出的行业特点。
写诗难,难在出新,面对琳琅满目的经典著作,难怪人们感叹说:“天下好诗人写尽”。纵观我国诗的流变,诗而词,词而曲,曲而新诗,总是在山穷水尽处于诗体的转变求得突破,但所咏内容并未跳出山川风物、风花雪月、别情离绪、人世沧桑的窠臼,故意象雷同、词句重复在所难免,前言后语、拾人牙慧屡见不鲜。
装饰行业,是在新世纪前后才兴起的一个新型产业,是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改善而衍生的一个经济门类,故而,对这个行业熟悉的人很少,经营此行业的人未必都是诗人。因此,以这个行业为主要题材的作者尚不多见。
驱车百里觅新音,除却心头一缕沉。
新措牵来谋远略,春风造就唤芳林。
梅花不惧严寒问,伟业犹从阔海寻。
挺举高旗扬臂力,关山万里走轻吟。
康业家居广场是邯郸的一家新建的建材行业,企业的经营者又是刚刚步入这一行业,所以这个市场的建设进度如何,是作者牵肠挂肚的一件心事,尽管已经到了岁尾年临,作者还是执意到邯郸视察,作品的首联就点明了此行的意旨,用“觅新音”来表明所访的是未曾谋面的建材行业的新朋友,用“除却心头一缕沉”来表达长期以来对康业市场建设的关注、关心和担心。“一缕沉”三字,语境极其新颖,涵意极其深刻,衬托出康业市场在作者心中的份量和牵挂程度。颔联以“谋远略”来表示对康业新上项目具有超前眼光的肯定,以“唤芳林”来表示整个建材行业对增添一支新军的欢迎。颈联以梅花不惧严寒,创业必经艰辛的哲理来对康业市场的鼓励,尾联以轻快的语句对康业市场作出展望,同时也是对装饰行业作出展望,从“关山万里走轻吟”可以看出作者对装饰行业无限美好的前景充满信心。再看他的《鹧鸪天·保定大自然国际建材城行》:
盛会余音绕耳频,华庭又见弄潮人。
机声响处根基筑,图纸拈来伟厦新。
精策划,细研论,超前一步跨麒麟。
风帆敢向江川鼓,待剪红绸开吉门。
这首作品的背景是,全国建材行业年会由大自然建材城协办在保定召开,会议汇聚了全国建材行业的精英,各地介绍了建材装饰行业发展情况,交流了经验,对建材行业当前的形势作了研讨,并请专家进行讲座,会议期间集体参观了在建的大自然国际建材城改造项目。这首作品尽管是写给大自然国际建材城董事长等人的,上阙一起句便将背景放置在了全国行业年会的大前提之下,三四句才直接切入大自然建材城的建设工地,下阙以极大的热情对此项目给予赞许,表明期待大自然建材城早日剪彩开业的心情。再看他的七律《装饰情结论》:
何愁浪海有迷蒙,望眼前方大路通。
欲为家居增异彩,遂教华夏绽嫣红。
真情投入收成满,伟业怀萦心血融。
铸就商城根底稳,迎来炽热化长虹。
这首作品是在与内邱县东盛购物广场、石家庄商脉建材城负责人研讨家居市场如何发展时写下的,其中有对建材行业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的认知,有献身建材行业、做强建材行业的决心,有对建材行业深沉感情的抒发,更有对建材行业光明前途的企盼。
诸如此类的题材还有《临红仙·寄语河北商脉陶瓷城》、《柳梢青·贺明月家具建材生活园启动》、《踏莎行·通达韩国城赞》、《鹧鸪天·赠唐山李景新总裁》、《七律·聊城行》等篇。从这些作品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作者对建材行业的不解情缘,对本职工作的无限热爱,对社会责任的勇于担当,这种对建材事业的奉献精神,是引发作者创作激情的不竭动力,而这些热情洋溢的作品,又为建材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正能量。
再次,这部作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诗之优劣,在于其感染力的深浅。感染力即诗歌作品所具有的打动人心使之产生共鸣的张力。这种作用,前人早已论及,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 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里所说的“别材”当指诗人所特具的一种善感的材质,而“别趣”当指诗歌中所表现的一种感发的情趣。他所强调的是,诗歌的作者应该透过自己的感受,把诗歌中这种兴发感动的生命传达出去,使读者能够得到生生不已的感动。对于诗歌的兴发感动作用,现代诗词名家
质朴的作品来源于生活,充满了生活气息,直抒胸臆,虽然语似淡泊,却情意真切。那么什么样的作品具有质朴的性质呢?孟浩然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杜甫的“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客至》),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是也。类似这样的句子,在
最后我想以
本文作者:石家庄市诗词协会副会长、高邑县诗词协会会长、原高邑县政协主席
版权所有 中华古籍出版社 2012-2028 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易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