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清福,中国四川省宣汉县清溪镇马袱村人,一九三八年十月十二日寅时生。
一九五八年宣汉二中保送到贵州读中专,一九六零读大专,一九六二年学校入党,毕业分配贵州省织金县,先后在织金县林业部门,县委办、县委“一打三反”办公室、县委“一批双打”办公室、县委知识分子工作办公室、县委组织部、县老年大学工作。曾任织金县林业站长、林业工程师、县委三届委员、政协第五届委员、县委知识分子工作办公室主任,县委老年大学校长。在主持织金县知识分子工作、织金县老年教育时,均为全省第一。
二千年退休,二千零二年投入清谱,组织全族十六年清谱工作,任理事长兼主编、总编。宣汉县王氏研究会副会长、马三垭王氏研究会顾问,中华王氏研究会会员、理事。二o一一年撰首版《三溪坪王氏宗谱》《正宗》,三十五万字;二o一二年至二o一六年,考证中古时代源流,纠正误载的原89代源流,执行新考证的73代源流,撰《中山头王氏宗谱》32万字,考证志贞公系三槐王氏后裔,解决了五个朝代,八百年未解决的历史疑难问题;撰三槐王氏四川通江马三垭王氏支系。
二O一七年十一月六日,贵州省老科协评审委员会评定王清福为社科副研究员。二O一七年十二月八日,贵州省老科协委员会行文,王清福晋升为副研究员。二O一八年五月出版《谱系人生》一书45万字。
前 言
家谱是家的文献,家是社会的细胞。
家谱是一部同血缘姓氏相联系的特种宗族的文明发展史,作为一种历史记录形式和工具记录形式记录着中华民族祖祖辈辈感人致深的创业生存历程,折射着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它把本宗族的源流、迁徒、兴替以及重要分支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记录下来,把祖辈人的名讳和今人的名字,按世系、分支头分别记录下来,让宗族获知其所属族人,族人明确其所属宗族,供后代溯源流、清世系,别尊卑、尊祖敬宗;有着数千年来家谱传统史的中华各姓氏,都盼望着一部完整的家族繁衍史、血缘亲族史,这无疑是每个子孙最高尚夙愿。
我王氏宗族数百年来为编写好一部完整的家谱曾作过多方面的努力,南宋嘉定年间进行一修通谱;元朝仁宗延佑间进行二修通谱;明嘉靖十六年三修通谱;清朝道光至光绪四年为四修通谱。前三修通谱失传,唯四修通谱族中还保存一些家谱。如:《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马三垭王氏宗谱》、《道光二十年(1840年)三溪坪王氏宗谱》、光绪四年太原王氏南北二派四修谱序和有关资料。
马三垭鼎公后裔,为编好《王氏宗谱》在近二百年来也作了大量的投入。1840年,三溪坪王正谊公花了七年时间,组织全族清谱,撰《三溪坪王氏宗谱》,1841年马三垭王杰公撰《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马三垭王氏宗谱》,咸丰五年(1855年)王凤祥公撰《王氏宗谱》,光绪四十二年(1896年)九石坎王达公又撰《九石坎王氏族谱》,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全族五修族谱,本次是六修族谱,全族数十人撰谱,本人是2002年至2018年,历时十七年,完成浩大的修谱工程。
王正谊公1840年,根据“桃坝溪迁三溪坪”以迁居而论定为《三溪坪王氏宗谱》,本族第十二次清谱、正族委员会会议上,根据中山头分支,定为《中山头王氏宗谱》,笔者把二者合起来(因实际都是官祖后裔,考虑到历史名称和现实名称相吻合)称《三溪坪(中山头)王氏宗谱》本次是全族清谱工作的真实写照。供全族人今后清谱借鉴。
版权所有 中华古籍出版社 2012-2028 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易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