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常学贵,男,1 944年生于山西太谷。中国人民大学语文系文学专业毕业。先在河北获鹿县委写作组从事新闻采写,后到宣传部工作。1980年调石家庄地委办公室从事公文工作,先后任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地区人大工委副主任、党组成员,市人大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工作之余,创作了大量的诗文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河北日报》、《石家庄日报》、《中华诗词》《北京烤苑》、《燕赵诗词》《散文尉云比敌柏坡风》等诸多报刊,多次获奖。'有诗文集《秋实集》行世。作者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石家庄市诗词协会原副会长,现为顾问。
自 序
我自幼喜诗,上大学又学的是中文,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中国古典诗词。只是常年在机关工作,忙于公文、公务,鲜有余力写诗。退休以后,闲暇有了,外出多了,诗情奔涌,浸润有年,竟然累积了一大批诗文。于是,在尧山璧老师和李文学、张书亭、杨海钱、韩存锁、张弓月等诸位诗友的鼓励下,我的诗文集《秋实集》问世。·自那以后,我把写诗、吟诗当作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和艺术情趣,所到之处、凡有所思,总要留下一点墨迹。人到晚年,诗香绕身,诗友相伴,不亦乐乎!
我有两个女儿,长大成人以后,一留石家庄,一去北京,先后结婚、生子。于是,已经退休的我和老伴便顺理成章地成了两个小外孙的。老保姆。,频频往来于石、京之间。在石期间,我除参加机关组织的参观、考察外,还积极参加市诗协的采风、交流和写诗、吟诗活动;赴京长住,则经常抽出身来探幽访古。这样,根据所获材料和实际感受,长者为文,短者作诗——这就是这本《双城集》的由来。当然,遇有。五一"、国庆长假,也会随着孩子们南征北战,也会吟诗、著文,但主要题材还是来自京石。
有鉴于此,《双城集》分了四编第一编为“石门咏”,讴歌家乡巨变(我原籍山西,石家庄是我的第二故乡),聆听石家庄现代化的足音,特别是城镇化、调结构、生态和新农村建设等,抒写乡情。同时,也许是老之将至的缘故吧,我更加思念亲人,思念各个生活、工作阶段的同事、友人,这就使赠答诗、思亲诗占了一定比例。第二编为“京华吟”,力求近距离地端详古城风貌,感受大国首都的现代气息、民族魂魄和时代脉动,抒发家国情怀。第三编为"神州行”,是饱览祖国大关山河的形象记录和情感寄托。以上三编为诗词编。第四编为散文、游记编。
另外,受我的诗兴感染,学理工的夫人郄久华也握笔写下凡篇诗文,我作了一些补正和修饰,有些内容与本书互为表里,故一并辑录附后。
由于本人水平和条件所限,拙作定有不少疏漏之处,敬祈各位方家、诗友指正!
权以为序。
常学贵谨识
2018年4月于石家庄恒大城
上一书籍:商丘市诗词楹联协会十年优秀作品选
下一书籍:联律手册
版权所有 中华古籍出版社 2012-2028 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易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