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彭劲松:1942年生于江西省永新县,曾用名:萧清福,笔名:原野。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江西农学院,留校工作。1971年调入江西省文办文化组。之后随机构变动,转入江西省文化局、江西省文化厅工作至退休。曾任江西省文化厅外事处副处调研员,江西省翻译工作者协会文学译著委员会副主任,江西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1993年、1997年分别赴泰国曼谷和澳大利亚墨尔本参加第七届和第八届亚太地区艺术教育国际会议。1999年赴新西兰奥克兰参加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国际会议。2004年赴美国堪萨斯城参加美国中西部艺术国际会议。曾任《江西文物》《南方文物》外文编辑。翻译文学作品、艺术教育、科技、外宣材料等约150余万字。其中有10余篇论文分别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泰国、新加坡和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的报刊上发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参加《江西省科学技术志》《江西省文化艺术志》等编纂工作。2012年12月起参加了为期5年的《江西省志·文化艺术志( 1991-2010)》及《江西省志·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志( 1991-2010)》的编纂工作,并任常务副主编。现为江西省翻译协会会员,江西省老文艺家协会理事,《江西文艺史料》编辑部副主编。已正式出版个人专著《劲松文选》《劲草苍松》《原野踪迹》和《井冈清泉》。
序 言
劲松,人如其名,刚劲有力,坚韧不拔,为人高洁,品质如松。
他始终吃莆耐劳的精神和孜孜以求的求学态度,坚持干一行、爱一行、钻行、敬一行、精一行,把所有的精力和心血都献给了江西的文化事业,就算是退休多年还不顾年岁已高,尽心尽力编纂《文化艺术志>和《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志》两部省志,即使身体小适仍惦记着j二作的事,唯恐耽误了工作的进度。
有很强的事业心,把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奉献文化事业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他见证丁从江西文化组到江西省文化厅的演变,见证了江西文化事业的繁荣昌盛;为了更好地推动江西对外文化交流,他自学英语、日语等多门语言,翻译了大量外文资料,还多次到美国、日本、泰国等地开展文化交流访问,甚至小惜自费,为的就是把江西的赣剧、采茶戏等文化精粹向全世界推广。
他有一个愿望,就是把他全身心所参与的江西文化的发展与变化,把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对家人的关爱与期盼、对祖国大好河山和幸福生活的热爱,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留给后人。他已出版了《劲松文选》《劲草苍松》《原野踪迹》《井冈清泉》四本书,这本同样有价值有意义的《赣畔拾贝》已经付梓。
他生活十分简朴,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但他对工作的要求却非常严谨、严格,无论在哪个岗位、无论是在职时还是退休后,总是想方设法把手上的事做到最好。他难能可贵的精神还体现在有求必应,乐于助人。无论是在单位上还是生活中,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他始终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不仅对家人善良,对亲戚、朋友、邻居、同事都很善良,所有的困难、问题和不快都自己扛,把麻烦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别人。他对身边的每个人都很好,唯独对自己很马虎。
在他心中永远怀着对组织、对事业、对社会的大爱,把其当作一种源自内心的信仰和永不懈怠的追求。用保尔·柯察金的名言来说,也是他经常说的一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劲松,他是一棵苍劲挺拔的松树,正直、刚毅、坚强。劲气精神千年永颂,松风竹节万古长青。
编者
2017年12月
版权所有 中华古籍出版社 2012-2028 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易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