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梁俨然,生于1916年,已迈入2019 年。
自上世纪三十年代起,他在粤港多地从事记者、编辑、文史研究,作品以诗歌、杂文、戏本、曲词,琳琅满目。缘于自幼酷爱粤剧,长年观摩演出,广泛结识艺员,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讯,为粤剧撰写有为数可观的各类文章。百岁寿诞之后,他又倾心创作了五十一首《粤剧诗情》,为新时代粤剧献上自己的热情与企盼。
序
赖海晏
梁老俨然是我十分敬重的老文化人。我于广东省文联任职时,梁老到我的办公室,在沙发上促膝谈心。自此,延续了漫长的交往,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广东省楹联学会,他任副会长。我虽任副会长,却以他为师长之一。记得我为家乡惠州市合江楼撰联时,就曾请教梁老,他对我的谆谆教诲与熏陶,使我受益良多。我亦曾撰联为他祝寿,在他作品研讨会上也发言表达仰慕之情。还记得梁老九十寿辰时,广东楹联学会会长关振东先生主持了祝福寿筵,我的老师李育中教授亦在座。李教授是梁老的好友,席间谈笑甚欢,真是“仁者寿”。如今,梁老不仅过了九十岁,还度过了白岁,是众望所归的人瑞!
梁老不仅是仁者寿,而且是智者寿。他与我们聊天时说到,他每天都要动脑筋,常在深夜也动脑筋。真正做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梁老与李育中教授高寿长者有共同之处,那就是热爱生活,爱读书写作、思维清晰,对新事物饶有兴趣,待人和蔼可亲。
梁老给我们留下珍贵的记忆与文本,成为不可替代的文化珍品,在这里我要介绍的是他的新作《粤剧诗情》。梁老自童年起留心粤剧,喜爱粤剧,如今又以诗情描绘粤剧史上活生生的人与事。通过辑注可以看到丰富细致的粤剧史料,成为独一无二、内容丰富的粤剧读本。
《粤剧诗情》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粤剧必须继承其优秀的宝贵传统,又要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精神,为当代百姓丰富精神生活服务。
这样,继承的应当是真善美的,决不是假恶丑的。不能把扭曲当继承。梁老的《粤剧诗情》就让人们看到粤剧中非常宝贵的真实的史料和重要的阐述,给粤剧的革新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本,真是功莫大焉!
梁老多次寄语:“我国各地的传统戏曲源远流长,由于社会的发展,旧的传统渐失,新的还在摸索,新的改革是继承传统而来的,旧的传统就是新创造的基因。粤剧是一种优秀的传统,当有其永恒存在的价值。如果不尊重艺术的传统性,对它扭曲,任意加上现代商业化的声、光、佈景、西乐、舞蹈;如果主持人是假内行真外行,糟蹋了自己的古典传统,那就更难改进了。
今天应将粤剧作古典注释与本土文化融会贯通,如此才能保其精华,新其创造。振兴与改革,主要应从我国人民的社会环境,面向现实,找出真正的题材,演出有现代人的生活真实与风范,提高地方戏曲的品质,才能对濒于失传的戏剧,进行抢救。”
我曾经两次参与广东艺术节的工作,深知戏曲改革的重要与困难,从而领略上述寄语的针对性。梁老这些阐述,高瞻远瞩,内涵深远,对戏曲改革有重要意义,对其它古典传统的承传和革新亦有参考价值。
《粤剧诗情》中有梁老的诗并有手书笔迹以及古桂高的书法,异彩纷呈,可读性、欣赏性俱高。由葛芸生选取梁老谈粤剧的其他著述予以辑注,保存了珍稀的粤剧史实。
感谢梁老为我们贡献了一本内容精彩的书,期待这位百岁老人愈加长寿、健康、快乐!
二零一九年元月于翠痕居
上一书籍:三色杂记·金色年华
下一书籍:韩荣兴摄影作品集——国外部分
版权所有 中华古籍出版社 2012-2028 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易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