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本来启迪未来
——《南阁钟声》序
张俊涛
承蒙丰中新老师生的信任,让我这个门外汉写序言,难免有不周到和 不妥之处,还望大家体谅与包涵。这本书不仅形式和风格好,最主要的是内 容好,因为撰写本书的诗文作者就是书中的主人翁,每个故事都是鲜活的, 是镌刻在他们心灵深处永远的记忆,是他们自己的书。
发起编著《南阁钟声》的组织者和倡导者是已步入古稀之年的丰中老 师周汶和学生康福、贾来天、宋振儒等人。他们和许多人一样,一直以己曾 为丰中的老师、学生而倍感骄傲与自豪,因而《南阁钟声》自然也就水到渠 成,应运而生。
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我想,丰中为什么能使年过古稀的师生对母校的回忆如此温馨美好,对老 师的感激如此真挚动人,对南阁的眷恋如此一往情深,乃至成为他们一辈 子也都挥之不去的情感记忆。《南阁钟声》让我仿佛又听到了校园钟声的呼 唤与叮嘱,看见了学生们刻苦求学问、天真做少年的动人场景,我似乎从中 找到了答案——这就是学生对母校、对老师始终心存敬重与感恩之心,师 生间长久、和谐与温情的不变情谊,同学中纯真友谊、美丽回忆的永恒!
这是一场诗文盛宴,一种让教育回归本真、焕发生机的期待,一首尊师 重教、颂扬友谊的赞歌!《南阁钟声》给我启迪,让我思考。
好学校就是好的教育。它的本义和价值就体现在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 生态环境,给他们充足的阳光、空气、水分、养料,让他们快乐幸福地成长。 因此,学校即生态。好学校就是好生态,好教育就是构造“一方池塘”,服务 学生“自然成长”。在“池塘”里,学生可以是水鸟、各种鱼,可以是“两栖动 物”,也可以是植物,你不需要看见种子是什么样的,何时落地的,它可以自 然到来,自由生长,你在不经意间还会发现水鸟、鱼、两栖动物或水草的出 现,这就是自然的力量。为此,我认为真正的好学校,它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能够立足生命、敬畏生命的成长规律,顺应人的天性和潜能,成就着身在校 园中的每个人。丰中历来格外重视文化生态建设,建校七十多年来,始终秉 持办好学校、抓好教育理念,传承绥远省立第一中学历史文化基因,曾一度 成为自治区、乌兰察布盟的重点名校,在社会上极具魅力,成为知名度、认 可度极高,人人向往的好学校。无数学子在校园里天真地、开阔地、舒展地、 安全地成长,尽情绽放自由而灵动的梦想!
好老师就是好学校的灵魂。大学之大,不在城大,不在楼高,不在喧嚣, 在于底蕴,在于大师。“没有哪个职业比握着孩子们的未来更神圣!”好老师 没有统一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但一个共同又必不可少的特质是 必备的,那就是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的奉献精神;要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潭水;要把 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当老师每时每刻都在铭记和践 行育人兴国之重任时,潜心“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这样的老 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时一定能够点燃每一个学生发现与创造的火焰,坚定 理想之信念。丰中,曾因一批来自北师大、上海华东师大、南开等名校的老 师闻名遐迩。他们逆境击不退、困难压不垮,初心不改,胸怀大爱,把丰镇当 作第二故乡,用渊博的学识和广阔的视野为丰中学子打开了通往知识殿堂 的大门,让每个学生在温暖、自由、愉悦与激情中学知识、悟做人、立志向!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 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丰中能有辉 煌的昨天、今天、明天,好老师功不可没!几十年来,丰中学子无时无刻不在 表达对老师的拳拳感恩之情和由衷的敬重,这些深情的回忆,足以证明他 们是学生心目中永远的好老师!
好学生就是好未来。这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 问题。青年人的未来事关后继有人,决定民族希望与复兴之大计。多少年 来,丰中培养出了许许多多心中有梦、脚下有路、胸中有爱、眼中有光的好 学生。他们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有抱负;他们心怀远方、知行合一;他们 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他们内心强大、奉献祖国……当抗美援朝战争打 响时,第一批报名参军的丰川骄子就是丰中学生,那时候他们还是十四、五 岁的娃娃呀!当听到毛主席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时,丰中学子义 无反顾去到条件最艰苦的地方接受再教育;当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时,丰 中学子在开放的大潮中奋楫扬帆、逐浪前行;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乐章奏响时,丰中学子在美丽的画卷中尽展才华……昨天,他们以母校 为荣,今天,母校因他们而骄!数以万计的拔尖人才中,有丰中学子的智慧, 数以亿计的建设者和劳动大军里,有丰中学子的力量,他们无论在什么岗 位,也不管干什么工作,都是祖国建设、改革、发展的栋梁之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老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自古以来,中华民族 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 的职业”,“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今天 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教师是打造这支 “梦之队”的筑梦人。人民教师一定不辱使命,再创辉煌!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它关系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系 国家前途命运。不管什么时候,为党育人的初心不能忘,为国育才的立场不 能改。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人要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祖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在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人生华章!
铭刻着时光与记忆的南阁,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也见证着丰中所有的 过去、现在和未来,每一位丰中学子都曾被这撞击灵魂的钟声震撼过、洗礼 过。如今,它已化为无数学子血脉中的文化基因,这袅袅余音,是母校对学 子的深情呼唤,无论你身居何处、人在何方,南阁钟声时刻萦绕在你的耳旁 ……
桃李不言满庭芳,弦歌百年今又始。丰中已走过涩涩青春,如今成熟稳 健又不失锐气,在意气风发中迈向新的征程。借《南阁钟声》刊行,祝愿丰镇 一中汲历史之文蕴,大展宏图,再谱华章;祝愿丰中学子,前程似锦,为母校 再争荣光!
2022 年 12 月
上一书籍:南阁钟声·散文随笔卷
下一书籍:相逢曾相识
版权所有 中华古籍出版社 2012-2028 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易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