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宿州诗词二十家》序
韩心荣
为实施“精品战略”,以优秀的诗人词家的精品力作引领诗词创作,进一步发展繁荣中华诗词,宿州诗词楹联学会决定编辑出版这部大型诗词曲联合集《宿州诗词二十家》。这是我们出版这本书的目的和意义。
为此,我们在“征稿启事”中公开申明:“这是一本由宿州少数知名诗人词家作品组成的合集,仅迷选我市在诗词创作方面卓有成就的诗友入编。”入选人数控制在 20人,故书名取《宿州诗词二十家》。
在此之前,我曾花费9 年时间先后主编、出版了《古汴流韵》《古汴流韵·续集》《古汴流韵·三集》3 部宿州古今诗词楹联选集。那3 部大书,从内容上看,有古人的,也有今人的;有诗词名家,也有诗词初学者。从入编的人数上看,每本书都在二三百人之多。再从作品质量上看,水平参差不一。而这本书就不同了。这是一本宿州 20 位当代知名诗人词家作品的合集。因此,作为主编,我可以十分骄傲并实事求是地说,本书收录的 2338 首(副)诗词曲联作品大多是这 20 位诗友多年苦心创作的精品力作。
本书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三:其一,作品立意高。入选的作者都能站在时代的高度,作品努力反映社会现实,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其二,艺术精湛。不论选择何种题材,不论是写景状物还是抒情言志,都能达到较高的水平和境界。其三,格律严谨。通览全书,诗遵平水韵,词遵词林正韵,曲遵中原音韵,联遵联律通则。实行“双轨制”新、旧声并行,提倡使用中华新韵和中华通韵。凡使用新韵、通韵者均已在作品中注明。总之,我可以满怀信心地说,本书入选的 20 位诗友的诗词曲联作品,不仅是宿州诗坛的最新成果,而且完全能够代表宿州 20 多年来诗词曲联创作的最高水平。
为了读者朋友阅读的方便,我先作一下“导读”,对入选本书的诗人词家及其作品的思想艺术风格逐一给予简要地介绍。
陶化东先生是一位行吟诗人。他以创作纪游诗词见长,作品的特点是诗中有画,艺术风格是雄浑、豪放且富含哲理。同时,陶公在诗词创作中还十分注重练字、练词、炼句、练意,故常有名句、佳篇脍炙人口,并传诵开来。诸如“十里潍堤迎客笑,栽花又是赏花人。”(七绝《赋滩堤十里花海》)、“宁辞琼宴千杯酒,难舍红袍半盏茶。”( 七律《武夷山岩茶大红袍》) 和“人生当如锦江水,一样风骚到白头。”(七律《游成都阅江楼公园》),等等。因此,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陶公凭借这些今人过目不忘的佳白,不仅奠定了他在宿州诗坛翘楚的地位,而且很有希望流传后世许东是宿州诗坛一位后起之秀。年轻有为,出手不凡。中华诗词学会原副会长、著名诗人李树喜先生曾对许东良的诗词作过评价,他说:“东良的诗,贵在思考。”许东良是在用心写作,写诗前有思考,诗词中有思想。他眼观九州风云.择写家国情怀.关注时事,关注民生,胸中有块垒,笔下响雷声,爱恨情仇都倾泻于笔端。从艺术上看,东良的诗词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并重,写景叙事与议论同炉,达到了景与情、事与理的高度和谐统一,使其诗词有理趣而无理障。
杜林森早年从军,转业到地方后一边工作,一边从事诗词创作,经多年修炼,终成正果,大器晚成。其爱诗哮酒,人称“诗神”“酒圣”。其嗜酒豪饮,故诗词中多用“酒字,字里行间屡闻酒香,常见酒气。其七绝,内容丰富,对挑山工、环卫工、打工者、讨薪者都寄予无限同情; 其咏竹诗、咏松诗、咏雪诗善用比喻,寓意深长。其律诗,思路开阔如天马行空,道尽了社会百态、人间万象和个人的人生际遇酸甜苦辣。其楹联,大气磅磷,笔力道劲,对仗工稳不乏妙联佳构。
张丽华既是蜚声诗坛的女诗人,又是著名的书法家。她出生在中国古代哲学大师庄子的家乡蒙城县。她人在宿州,写下很多怀恋故土、怀念父母的诗词,“寄语涡河柳,乡思夜夜稠”,“湿却罗衾和绣枕,几番垂泪为思亲”,对故乡一往情深。她有一双儿女,一个在美国,一个居日本,天各一方,写了许多思儿诗、思女词,舐犊之情溢于言表。此外,她在旅美、旅日期间,还写了不少表现异域风情的诗词,人在他乡却魂飞故园,“梦里寻故里,容颜着泪洗”,一腔爱国之情跃然纸上。其书风潇洒飘逸,其诗词婉约流丽。人称“当代李清照”似不为过。
李青是一位颜值颇高的美女诗人。她人虽年轻,但纵横吟坛已多年,先写楹联,后写诗词,再写散曲,精彩纷呈,堪称吟坛上的多面手。李青受古典诗词尤其是宋词的熏陶颇深,并深得宋人写景、状物、抒怀之独门绝技,故其诗词曲联的艺术凤格是含蓄、唯美和书卷气。语言婉约流丽,古香古色。她常把自己的诗词散曲制作成“美篇”,配上精美的图片和优美的乐曲,在微信群和朋友围中交流好评如潮。人称“大才女”。
潘友辉先生是一位勤奋、高产的著名诗人。其诗词不仅屡登国家级诗刊《中华诗词》杂志,而且有多部诗词专著面世。他从事律师工作十多年,积极倡导依法办事,努力维护公平、正义和法律的尊严,为案件诉讼和法律援助曾跑遍全中国各个地方,每到一地,在办案之余都留下一首首精美的诗篇。他是宿州市“人大代表”,又是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专委会主任,职务使他养成了关注民生、关注社会上弱势群体的习惯,他抒写的农民工、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的诗词和悯农诗,既接地气,又感人至深,一副菩萨心肠跃然纸上。
赵元席先生在诗词创作方面卓有成就。在 2013 至2018 五六年的时间里就创作绝句 1000 首、律诗 600 多首,并结集出版了一本厚厚的诗集《远曦吟草》,真令人佩服!其诗,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格律严谨,诗味醇厚。乡音留韵,岁月留痕,山河留情,物语留声,诗缘留念,多彩多姿精品纷呈。他的诗词观是:“我写我心,我抒我志,我娱我情,何乐而不为?”诚哉斯言!
房永科是一位退役老兵,经过人民军队大熔炉的治炼,使他具有一颗忠心报国的赤子之心。他擅写政治诗,热情地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歌颂新时代,抒写国内外大事。他的“颂歌”又不同于当下流行的“老干部体”。他写政治诗词,用形象表现概念,用诗的语言取代标语口号,用真情、豪气打动人心,从而吟唱出一曲曲内容丰赡、音韵铿锵、响遏行云的豪迈颂歌。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同时,其他题材的诗词也写得很有特色语言清丽、隽永,诗意盎然。
寿新元先生是一位久负盛名的老诗人。他多才多艺,既是诗人,又是书法家、曲艺家、音乐家。诗、联、诗钟俱佳。几十年的勤奋创作,先后发表诗、联 2000 多首(副)。他德艺双馨,胆识过人,敢爱敢恨,嫉恶如仇。诗联作品,或歌或哭,或颂或骂,快人快语,实话实说。纵情抒写家国情怀,放胆鞭答贪贿腐败,对百姓疾苦敢于鼓与呼,对人间假恶丑该出手时就出手。一言以蔽之,他是一位敢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可亲可敬的诗人。
赵基,现为灵璧一中的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同时又是一位诗人、艺术家。他擅绘钟馗画,画技颇得唐人吴道子画法之真谛。他潜心书法,研究篆刻,尤擅篆、隶,书法作品古朴深厚、端正典雅。他酷爱诗词,其诗气象高奇,其词清丽潇洒。写境源于生活,造境合乎自然,追求清新、典雅、平淡、自然之高格。诗词书法俱佳,堪称宿州诗坛之“奇人”也。
许奎先生原籍泗具,近年移居合肥,但他与泗具、与宿州却有割舍不断的情缘。许奎诗词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言情”。他写奎园情、桑梓情、母子情、爷孙情,还写环卫情、家国情,等等。字字句句皆是情,好一个“情”字了得! 古人云:“诗贵情真。”又云:“诗缘情而绮靡。”许奎先生之所以能把一些诗词写得十分感人,就是其诗词皆为“缘情”而作。这是他诗词创作成功的秘诀,也是他诗词作品魅力之所在。
朱祥现为泗县二中英语高级教师,对诗词情有独钟。他不但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诗词,而且还写了不少的诗论,对于诗词理论颇有研究和心得。他擅用形象思维和比兴手法,他的咏物诗,咏物喻理,托物言志,巧于立意,富含哲理。他擅于写景状物,他的山水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情景交融,淡妆浓抹皆成美篇。我曾把朱祥老师比作“丹青高手”。他的每一首山水诗词都是一幅多彩的画,每一组纪游诗词都是一幅水黑长卷。山河为诗词添彩,诗词为山河增辉,山光水色,美不胜收,堪称一绝。
长凤泉先生习诗较晚,但进步很快,特别是近两年诗词创作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与提高。他的职业是医生在泗县原单位退休后又受聘到五河县某医院工作,业金时间从事诗词创作,宵衣肝食,成果颇丰。他爱写诗,更喜填词,以抒写亲情和爱情的诗词见长。他晚年丧妻,思念、悼念亡妻的诗词相当感人,可谓字字带血,句句含泪情深意笃,堪与李清照怀念亡夫的“感伤词”、纳兰容若追思亡妻的“断肠词”媲美。
傅卫国是这次入选本书唯一的一位萧县籍的女诗人。原定 3 人,另外两位皆因身体方面的原因无力供稿而作罢。傅卫国女士前些年写诗填词,近年来叉从事散曲创作。她才思敏捷,眼光锐利,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新生事物。她表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面貌的诗词,她描写新时代新农民新形象的诗词,屡登国家级诗刊《中华诗词》杂志,充分表明她诗词创作的水平和功力。选材新颖,笔墨独到,诗美词佳曲妙,不同凡响,巾帼不让须眉!
李兄公瑾,长我一岁,是我大学同班同学。他学富五车,才华横溢,为诗为文,笔耕不辍。近几年开始写作格律诗词,突飞猛进,后来居上。其诗词作品内容丰富,语言优美,知识量大,善于用典,常有惊人之句。特别是他携妻把家从砺城搬到乡下之后,远离喧嚣,回归大自然,宛若进了“世外桃源”,其间写的“乡居”诗,幽静,淡雅,自然,隽永大有陶元亮之遗风。读之,如沐春风,如见故知,如嚼橄榄,令人叫绝!
唐涛既是年轻的诗人,又是知名的书法家。他多年来致力于秦汉简帛书法的临墓与研习其书法作品已形成宽博典雅、质朴高古的书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烈的金石气唐涛爱旅行,爱交友,爱香茗,爱烈酒,且善饮。诗助酒兴,酒铸诗魂,若诗仙李太白,常在酒酣耳热之后诗兴大发,下笔有神,佳作迭出。其诗词善用古典,其诗风沉郁、老辣高古,掷地亦作金石之声。若问何故? 答曰:“诗书同源是也。
杨俊彦是硕山二中退休的高级教师。从教凡40 年桃李满天下,写下许多表现教师生涯和教书育人的诗篇春蚕心、红烛泪、敬业情皆溢于言表。他写的母亲颂、儿女情的诗篇,饱含着人间大爱和孝老爱亲的缱绻情怀。他热爱生活,亲近大自然,写的纪游诗、山水诗、田园诗,观察事物细致入微,写景状物绘声绘色绘袖,字字珠现,美轮美负。他博览群书,将の祸塾皓篆券吐校俘搔仿架蜗宋词名篇佳句烂熟于心,创作时信手拈来便翻出新声新意,令人击节叹赏。
下面,我还要重磅推出两位在外地工作的宿州籍的诗词大咖。一位是胡争先生,一位是宋善岭先生。
胡争先生,灵壁县人,现年 91 岁高龄,历任固镇县副具长、蚌埠市农林牧业局局长等职,并担任蚌埠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多年,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离休老干部、德艺双馨的老诗人。胡老博学多才,他虽然长期在外地工作,但对桑梓却无限热爱,写下许多怀恋家乡的诗词,写凤山,写汴水,写亲邻,写故友,写钟馗,写虞姬,写奇石,写灵璧三元文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写思乡之心,抒家国情怀其诗词,大气磅磷,雄浑壮阔,音韵铿锵,值得拜读。
宋善岭,网名老宝木。“宝木”者,宋也。说“老”,其实并不老,现年 59 岁,仍然在职。宋先生原籍硕山县,现在江苏省徐州市工作,并担任徐州市诗词学会会长。宋先生是诗词高手,作品量大质高。其诗词有两个鲜明的特色:一是擅于写日常生活、人生际遇,注重捕捉生活细节从小处落笔,以抒写自己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别具一格。二是擅用家常语写诗词,大有白乐天之风采,作品明白晓畅,可读性强,独树一帜。清代大诗人、诗论家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家常语入诗,最妙!”我认为,宋先生是深得个中三味的。
本书入选 20 人,我上面介绍了 19 人,还有 1人未作介绍,这人就是救人。为了节省读者朋友的时间,我就不必“老韩卖瓜,自卖自夸”了。打住!
行文至此,我必须郑重声明,周 于篇幅的限制,上述对入选作者的介绍,仅为“点评”。既然是点评,仅仅是对某人某一点或某几点作简要评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并非全面推介,更非为其作传,当然不可能全面,上述点评仅是个人见解,可能有不够准确之处,恳请各位入选的诗友谅解。
还必须声明,本书这次入选的 20人,仅是我们根据多年来宿州诗坛诗词曲联创作的实际情况及成就会商、遂选出来的,同时鉴于本书的容量有限,难免有遗珠之憾,也请未能入编的诗友海涵。
我国传统诗词、散曲和楹联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当代诗人词家必须认真学习、继承并发扬光大,使之绽放出更加绚丽的文艺之花。惟其如此,我们才能不负先人,不负历史,不负韶华,不负诗人词家的身份和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暨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开幕式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号角。“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 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我们要坚定这个自信。”他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通过各种文学形式,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诗词创作犹如登山,永远在路上。实施精品战略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文艺创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指导,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英雄气概,牢记初心,不辱使命,戒骄戒躁,乘胜前进,奋力攀登诗词曲联的新高峰!
漫道书生情渐老,横流沧海正宜时。吟诗须作江山赋,搞藻更挥时代篇。我们的目的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是为序。
2022 年8 月8 日,于宿州
(本文作者韩心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学会顾问,宿州诗词楹联学会会长。
版权所有 中华古籍出版社 2012-2028 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易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