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冯继明,自幼爱好书画。年轻时以至工作期间又到退休后若干年,只算个画匠。到了八十岁才算画家。此时有独创作品,有理论专箸。艰难蜕变,传奇人生。出生于湖北省添水县巴河镇伍洲新港王家墩。一九六二年毕业于黄冈农业专科。后被分到湖北省英山县大别山区工作。在英山县南河区方咀小学教书两年,在英山县民政局工作十六年,在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十年,在县文联工作近十年,正科级在县民政局退休。任过秘书科长、办公室主任、人大副秘书长、县首届文联主席。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湖北省美协会员、河南省吴道子纪念馆荣誉馆长。《莲花山》《占河二险》曾获铜银奖。
二0二0年出版国画集。其事迹《今古传奇》组稿推介全国。湖北日报三次登报报道各大网站微博、百度、腾讯、搜狐都报道了冯的事迹。世界著名画家周韶华给予了好评。
前 言
《速写素描山水集》共有作品 175 幅,其中描写秀美英 山45 幅,鹏城风采31幅,神州揽胜 99 幅。此集与《大美中华集》一样,是作者平常练习的集子。其艺术价值将由学者专家评判论述。这里我仅将感受作个介绍。
从这个集子可以看出作者本人学画经历不同于国内外名家名家大都是学院科班出身。还有的自学成才,从家乡出来闯荡世界奋发进取自立门户。我是农学专业,六二年被分配到大别山的贫困县英山。先教了两年书,后做行政工作。基层公务员,边工作边业余学画。在英山扎根六十年,可见决心之大,与英山的人民、与英山的山山水水结下了深厚情缘。我始终把英山当作我的第二故乡。在这里见证了建国初期穷山恶水环抱乡村困境,在这里参与了并见证人民群众改天换地艰难蜕变情景,在这里见证了新时代由落后山乡向秀丽山川花园式乡村巨变的美景。我这样的经历仅画界少有!我的理由是,相信深山可育出蛟龙翔凤,可育出布衣文曲才子,可育出科学家、画家。如毕异,熊召政、刘醒龙等人即是证明。人成才不一定到大城市,因为人是活的。
这个集子作品,经过了两次提升,初期由于工作紧张的原因对所看的好山好水,只有简单的速写,用钢笔在稿纸上勾勒一下。空余时加以整理。这是初步阶段。在退休后,时间充裕了,就躲进公园的树林里,专心致志用中性笔整理。这是由初级到高级阶段。我就是运用哲学里的质量互变规律指导学画的。量达到了,就产生质的飞跃,这个集子就是练习的结晶。
中国传统画写生叫师法自然,追求神似。西画写生要求直接准确、真实。由于长期坚持练习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概括力练出来了。以目、心、神敏锐观察理解物象之奇,抓住事物本质,然后跃然于纸上。履历与黄秋园山水画大师相似,自学成才。先爱好,后成画匠,八旬时成为画家。退休前供职行政单位。不因山区贫穷而抱怨,也不因大多数大专生升迁、调走而动摇决心。更不为都市经济待遇好而把户口迁往外地。身体长期劳累过度健康不佳和工资低,生活不宽裕,这些困难都被一一克服,从未改变实现梦想的雄心壮志。在朋友们的支持下一步一步实践自己的诺言。相信条条路通北京的这一真理。
综上所述,功夫不负有心人,晚年终究有了自己的成果。二o00 年底出版了《冯继明国画集》。著名刊物《今古传奇》的专家们发现后把本人的事迹发表在刊物上,作为二 o0 一年第一期重要内容之一,向党的一百周年华诞献礼,并印发二百七十多万册推介全国。描写深圳的三十多件作品,在鹏城客居期间,自己突破思维,以特有角度表现了不愧为全球标杆城市、全国改革开放示范城市的美妙风采,虽是素描却呈现斑斓壮观,栩栩如生的画面效果。我在八旬时作了三篇山水赋。摘录如下:“出生大江边,生活深山里,青春四十年,追求国画美。三省四十县,方圆数千里,辗转走泥丸,素描蛟龙体。曾踏天堂殿,披荆吸雾气。敢宿野人沟,仙人台上立。”“不忘父母恩,教导铭心里,春风潜入夜,细雨润肺腑。不改当初心,严要求自己,脚板丈大地,奠定功夫底,画稿沉甸甸,载满山水情,丰收造化理。”这些词句就是自我总结,成为了二十世纪五十、六十年代以来来到湖北省英山县工作的大专生中的一位忠于职守的践行者。
冯继明
二0二二年五月十日撰稿
版权所有 中华古籍出版社 2012-2028 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易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