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孙勣元,别名三石,1943年生,汉族,江苏响水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退休,副教授。曾任江苏省诗词协会理事、江苏省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楹联研究会理事、连云港市诗词楹联协会暨连云港市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被评为江苏省“十佳”老年诗人。著有《诗人吟咏花果山》《美哉连云港》《见山斋诗稿》等。
序 言
李明高
我很少给别人的作品写序。写序是要有一定学养的,而且要讲究身份,我觉得自己学养不足,身份也不够,不能做不知深浅之事。何况孙勣元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长者,也可以说是我的老师,我怎敢对他老人家的作品评头论足呢?
可是,孙老师多次请我写,说我对他了解得比较多一些,他不在乎我写得如何,而在乎我们是忘年之交。我实在为难,最终不好意思推脱,只好忐忑不安地接受这一艰难的任务。
我虽学的是中文专业,但多年从事的是语文教学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教育学上兴许还能说几句行话,但文学创作方面的修养还是比较弱的,而孙老师在诗词、散文、评论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建树,发表了大量的作品,所以,对他老人家的大作我真的不敢妄加评论,这里,我只能避重就轻,说点作品之外的话。
我 2002 年进入师专时,学校当时返聘了部分退休老教授,如董菊初、严淡如、李德身等。孙元老师是 2003 年退休的,退休后,孙老师受聘为中文系学生上《诗词格律与写作》课,因此,我有缘认识了孙老师。那时,师专中文系的师资实力还是比较强的,甚至不比一般本科院校的中文系弱,除了前面所说的四位老先生外,还有由语言学钱进博士、现代文学陈留生博士、外国文学刘爱琳博士构成的少壮派,以及席建彬、王大桥、袁祺、孟宪浦、张永义等新生派,现在,这些新生派也已成为各学科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如王大桥博士毕业后,任教兰州大学,是文艺学的博导;席建彬博士任教海南师范大学,是现代文学的博导;袁祺博士毕业后任教扬州大学,主攻文艺美学,学术研究上也有一定的成就;孟宪浦博士调江苏师范大学,现在是文学院的副院长;张永义副教授还在师专,出了多部专著,是大家公认的师专才子。
董菊初、严淡如、李德身、孙勣元四位先生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里有很深的造诣。董菊初老师是全国知名的语文教学论专家,他的《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是我国第一本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专著。同时,董老对语文三老(叶圣陶、张志公、吕叔湘)的研究,也在全国影响很大,他是我非常敬重的恩师。严淡如老师是语文教学艺术方面的研究专家,他的“初中语文会乐美教改实验”在全省有一定影响。近几年,他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连云港区域文化的研究上,在推动连云港五大官调研究、陶谢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实实在在的工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反响。我和严老师的联系也很密切,他常住上海,但我们经常电话、信息联系。李德身老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和全国知名文艺理论专家、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孙绍振先生是同班同学。李教授是古代文学方面的专家,在欧阳修、梅尧臣研究方面有一定的成就和影响。孙勣元老师主要致力于诗词创作、教学与研究工作。我想,清华大学有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大导师,在我们师专,董菊初、严淡如、李德身、孙元几位老先生就是我心目中的“四大导师”。
有点扯远了,其实,这里想要表达的是,我刚进入师专时就浸泡在这么一个很好的学术氛围里,他们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深远的。
下面还是回到正题,说说孙老师吧。
我在师专担任中文系副主任的时候,孙老师为系里的学生开设了《诗词格律与写作》选修课,很受学生欢迎,学生在《中华诗词》《连云港文学》《花果山诗词》等刊物上发表了许多诗词作品。
当时,出于个人兴趣,我还专门抽出时间,比较系统地听了孙勣元老师的《诗词格律与写作》课程。课堂上,孙老师以古典诗词为样本,以我校学生发表的作品为补充,指导学生学习对偶、平仄、韵脚,分析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的基本要求,或讲解,或诵读,或赏析,或现场实践,融讲授、欣赏与写作为一体,既实在,又生动,学生们兴味甚浓。我记得孙老师每次课上举例,总会在每首诗上标上平仄,然后告诉学生哪里必须是平声,哪里必须是仄声,哪里可以灵活变化,什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什么“上句如是平仄尾,对句必为仄平声”,每堂课都要给学生规律性的东西。他的黑板总是写得满满的,写了再擦,擦了再写,一堂课下来,孙老师的手上、身上全是粉尘。课堂上,孙老师精神抖擞,声音宏亮,他常常拿优秀的学生作为例子,讲某某同学写了多少诗,发表在哪些刊物上目的是想给学生们树立一个标杆,激发学生对中华诗词的热爱之情。走进孙老师的课堂,你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一位老教师对教学的那份态度责任和情怀。
后来,学校成立了“连云港师专诗词研究所”,孙老师当然是其中的核心成员。在孙老师的倡导下,学校还成立了“苍梧诗社”,这是一个学生社团,孙老师是指导老师。研究所和诗社的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在校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培养了一大批诗词写作爱好者。
2009 年秋,我调入教务处工作,当时,需要挑选一批校级选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孙老师的《诗词格律与写作》自然也就列入其中。我们开始还担心,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还会对传统诗词感兴趣吗?没想到孙老师开课后,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甚至一大批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也开始撰写诗词,并时有作品发表。孙老师经常到我办公室,把学生写的作品以及发表的作品拿给我欣赏。所以,我渐渐放下心来,同时也对自己当初的决定感到满意和自豪,更对孙老师增加更深更多的敬重之情。2014 年学校接受国家高职高专水平评估,“诗教育人”自然是我们学校想要彰显的亮点和特色,因为,当时全校学生已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诗词作品几千首。为了展示我校学生诗词创作的水平和质量,孙元老师亲自筛选,从几千首诗中选出部分具有一定水准的学生作品,在学校报廊里展示出来,评估专家看到我校学生写的诗词作品,大加赞誉,并将其作为重要的亮点在评估总结时提出来,要求学校把这个特色继续做下去,做强做大,做成学校的品牌。
这些年来,我校也是这样做的,诗教育人的成果层出不穷。2006 年 9月 15 日,教育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简报》第 340 期以“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重视以诗育人”为题,专题报道了我校诗教育人的做法和成效。学校先后被江苏省诗词协会和中华诗词学会评为“诗教先进单位”,《诗词进课堂,诗韵满校园》被教育部评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学校还被江苏省诗词协会评为“江苏省诗词教育基地”,学生在《中华诗词》《花果山诗词》等刊物上发表诗词作品近万首。孙勣元老师本人也受到了多项表彰,2003 年、2007 年、2010年、2017年先后四次被授予“江苏省诗教先进个人”称号,2010 年,孙老师还被评为“江苏省十佳老年诗人”。他也多次应邀参加全国诗教经验交流会、江苏省校园诗教经验交流会等各种会议,介绍其本人以及我校的诗教经验和成果。2006 年,我还陪同孙老师到准安参加“江苏省第二次校园诗教交流经验暨表彰先进大会”,我校以《满园诗韵育人才》为题介绍了经验,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和好评。
当然,师专诗教育人成果的获得,凝聚着许多领导和教师的汗水和智慧,如原滕士涛书记、钱进校长、陈留生副校长以及现杨浩书记的高度重视,原文学院车晓明书记、周希全院长的推动,还有张永义副教授、李德身教授等诗词专家的共同努力,但孙勣元老师的选修课无疑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校的诗词教学主要由张永义副教授承担,张老师在诗词创作和鉴赏方面颇有建树,课堂教学也同样受到学生的广泛肯定和普遍好评,我校诗教育人也不断涌现出新成果,今年,陈留生教授领衔申报的诗教成果《固本铸魂:基于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诗教育人探索与实践》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我校的诗教育人已形成良好的传承生态。
其实,孙勣元老师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除了诗词之外,他还写了许多论文、散文、序跋等,映晖堂文集》就汇集了孙老师这方面的成果。《映晖堂文集》由散文、序跋、诗教文、论文四个部分构成。散文 28 篇,主体内容是孙老师游览我市山水风景写的游记散文,从东磊到连岛、从枫树湾到苏马湾、从三叠岩到玉女峰、从船石沟到善后河,足迹遍及我市各个风景区。描写的景物也多姿多彩,赏桃看水,探岩观瀑,还有庐之爱、鸽之情以及楹联之漫话,等等,从中也可以看出孙老师对港城的真挚情感和高雅的生活情趣,也正如孙老师自已所言“看山看水意情真”。序跋 24 篇,是孙老师为别人和自己的作品写的序言或后记,说心里话,每一篇都比我这个序写得好。诗教经验介绍 5 篇,主要介绍孙老师诗词写作教学的做法以及师专诗教育人的经验,从这几篇经验文章里,也可以看出我校在诗教育人方面的有效探索。论文 12 篇,主要是对毛泽东诗词的赏析及阅读体会,在这个方面,孙老师是个专家,有比较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他还是全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的会员。孙老师的这些作品,许多都是信手拈来,真诚朴素,不事雕琢,浑然天成,就如同孙老师的为人,那么自然、轻松和平和。孙老师的作品,我只有认真学习的份,没有妄加评论的资格所以,这里也就不再多言了。
说心里话,和孙老师相识是我的荣幸,这些年,孙老师一直在鼓励和关心着我,我们始终保持微信联系,节日的时候还常常收到孙老师的短信,我们经常视频,交流相关信息。孙老师也希望我在工作之余和他们-起玩玩诗词楹联,他还多次邀请我参加市诗词楹联协会组织的中秋诗会、元宵诗会,我参加了两次,但后来实在因为工作太忙,多次缺席。孙老师希望我们这些稍微年轻一点的中文人,也能走进他们的队伍,把师专诗教育人的传统进一步传承、光大下去,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说,我有点辜负了孙老师的期望,觉得挺对不起他老人家的。
东扯西拉写了这么些内容,算不上什么序,就当是完成孙老师布置的作业吧。
2022年5月8日
(作者为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学院教授,先后任中文系副主任、教务处处长、科技处处长)
上一书籍:映晖堂诗词集
下一书籍:图文格律诗词集(二)
版权所有 中华古籍出版社 2012-2028 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易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