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尹汪清,湖南洞口人,退休教师。生于国难当头的1938年。逃过难,求过学务过农,教过书。位虽0卑,尚忧国,身虽微,犹怀民。吟诗联,焚丹心,作蛙鼓,效蚁勤。颂正气鞭邪佞,歌民本,判政声。结成《歌判集》,举世觅知音。
前 言
如何认识诗的本质特征?她具有文艺阵地巾帼英雄的气质。《尚书·尧典》载:“诗言志,歌永言”。这个“志”,侧重思想。(或志向、怀抱、感情。) 韩愈认为:“修其辞以明其道。”周敦颐则说:“文所以载道也。”朱熹则相反。他主张只能“随道为文。”我当然没能力了断这场历史官司,只有一种肤浅而朦胧的认识: 文艺作品须具有时代脉搏,并浸润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意念倾向。比如杜甫沉沦民间并遭遇“安史之乱”,才绘民间疾苦和世上疮,最终赢得“诗史”“诗圣”的美誉。
纵观世界史,基本可划为两大意识主流: 君主专权制和民主宪政制。东方崇尚玉帝,皇帝是“天子”。自东周孔夫子创立“儒教”两千多年来,传统的三纲五常意识渗透到国人肌体的每一个细胞,并反映到每部作品的每个细节。比如《红楼梦》,贾母的正统观念永远占据统治地位。稍有叛逆性的“两玉”,只能以悲剧收场。《三国演义》始终宣扬汉脉为主体。梁山泊的 108 条好汉最后被皇权逐个吞噬。就连大喊“皇帝轮流做”的孙大圣,最后还是俯伏领衔“斗战胜佛”圆场。西方尊崇上帝。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死后可进入“天堂”。其文艺作品多描写平民的“自由”。典型意识是“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无论东方、西方,共同顶戴的都是“天”。
当代有伙财团以“天”自诩,试图把地球上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全捞入其掌控范畴。稍有叛逆行为的,一律给予“制裁”,或诋毁或打压,或杀戮。
身处炮火连天的寰球,个人怎能安享于风花雪月的吟哦?应尽力着眼于世界各方的狼嚎虎啸,民怨血灾。
凡能流传至今,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诗文,必是“为时而著”。读后令人善于感发、富于联想,并能唤醒沉睡的心灵。赋诗,须讲究起承转合。起句要突几蓄势,承接顺畅自然。律排,中间要语气舒缓,叙事抒情,分合杂糅,如清风徐来,碧波荡漾。关键在压轴句使整篇熠熠生的转,如能气势凌厉,巧夺天工,结句便顺势浑成,辉。而贯通始终的灵魂,便是融入其中的鲜活的“道”。姑且妄称“融道控文”吧。
本集分上、下两编。上编收近体诗 800 首;下编选了千把副对联。自量这些诗联上不得台盘。但因欣逢中华民族复兴、盛世的到来,人心转为纯美、恒定的宁静境界,诗词韵律和审美观念得到升华。近体诗将风雅复胜,神游万仞,必将引领人们步入温馨的文明未来。出于对这种美好的向往,才斗胆以身试灸,确实备尝艰苦有诗为证:
肢籍镣铐横心舞,斩棘披荆涉险滩
醒梦淘金游学海,沉浮苦辣笔端旋。
本人限于视野狭窄,力不从心,难免贻笑大方。但内心还是以“歌民本”、“验政声”为宗旨。我本属爬地穴居的一只蚂蚁,却总想体验一下蛰伏着刚面世的青蛙“哇”几声的感受。如能侥幸听到有人发出一声感叹:“这是蛤蟆噪社!”我便心满意足了。
拜望读者诸君不吝多方赐教。谢谢!
尹汪清敬启
2018年10月
版权所有 中华古籍出版社 2012-2028 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易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