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伍阳春,1964年11月生,号鑫滨居士,母石山人,大学本科文化,建筑工程师,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全国注册二级建造师,1987年7月毕业于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2004年7月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1992年至今在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任教师业余爱好新闻写作,诗、词、楹联创作,已于《广西日报》钦州日报》、《长白山诗词》桂诗词 》、肯山月刊诗词月刊》等发表稿件25万多字,草拟7000多首(副)格律诗联,是中华诗词学会、广西诗词学会会员、钦州市诗词学会副会长,《钦州诗联》常务副主编,著有诗词专集《阳春吟草》、《江山多娇》。
自 序
《论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谢灵运“山水含清晖,清晖能娱人”。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籍“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欲作诗,功夫在诗外。古今之大手笔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艰难经历。1954 年夏,毛泽东主席在鸽子窝公园极目远眺,看到北戴河大海无涯,朝阳喷薄,金滩蜿蜓,河流碧波荡漾,从林茂密繁盛,湿地恬静秀美,峰峦叠翠,海鸟啾。回想秦皇挥鞭、曹公遗篇,感慨万千,写下《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韶山钟灵毓秀,风光旖旎,连绵不绝。韶峰、黑石寨、峰子山、十八罗汉。人文历史源远流长,相传虞舜南巡至此,见一峰奇丽险峻,遍地奇花异草,古树苍松,赏心悦目,遂与妻臣在山上奏起韶乐,引得凤凰来仪,百鸟和鸣,后人设神殿祭祀纪念。笔者痴迷于山势雄伟磅磷之外,更深深感叹于毛泽东故居几间简陋的农舍,润育一代伟人的神奇。蔚起了漫步湘江两岸,畅游橘子洲头,领略毛泽东主席“指点江山,主宰沉浮”的博大胸怀和豪迈气慨的喜悦心情,也发吟出了:
统领人间万座峰,云烟百世韵清风。
润之绝顶掀天盖,照亮神州灿太空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岳麓书院培育出曾国藩、左宗棠诸多掀天揭地的栋梁之才,正是“学达性天”“道南正脉”的最佳体现。笔者真正体会了“中国不能没有湖南,湖南不能没有左宗棠”的传奇内涵。随景即兴:
敕额真宗御墨香,斯文在此奉朱张。
岳山学脉攀丹桂,麓院弦歌乐帝皇。
节孝忠廉三绝秀,齐严整肃四箴良。
英才辈出千千万,治国安民定大邦。
张家界三千奇峰,山势陡险峻拔,峭壁嗟峨高峙,雄奇壮丽。满目古树参天,藤蔓缠绕,青苔遍布,石笋、石芽,盆景处处天成,无愧是世界最美之“空中花园“和“天界仙境”。寇准:
只有天在上,并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若用于天门山,也是其最真实的写照。
武当山七十二峰凌耸九霄,山高谷深,溪涧纵横,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十一洞、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台,金殿叠影。唐至今共建庙宇 500 多处,庙房 20000 余间,历代皇帝无不把其道场视为皇家庙字。史有“北建故宫,南建武当”之说。宫观、道院、亭台、楼阁等遍布于峰峦幽壑之间,历经千年,迎地震、雷击、风吹、雨打、雪侵、虫咬而不蚀,似是岁月无痕,堪称人间奇绝,被誉为“道教文物宝库”。常闻“戛玉撞金,鸣丝吹竹,飘飘云端”诸“仙乐、梵音”,真是“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笔者情不自禁,万分感叹:
玉壁游龙灿紫光,云烟喷薄万仙翔。
神威大帝骑金顶,览尽星空会玉皇。
黄山乃天上宫阙跌下来的“御花园”,四季景色各异,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日出、晚霞、云彩、佛光和雾淞等著称于世。群峰荟萃、拔地参天、怪石如林、雄峻瑰奇、云雾常铺、奇中见雄、奇中藏幽!奇中怀秀、奇中有险。桃花溪、白云溪、汤泉溪、流水潺潺、昂吟俯唱!人字瀑、百丈瀑、飞流直下,信步其间,举目远眺,霞光万道,晨昏晴雨,瞬息万变,可伴仙女弹琴、陪仙人踩高跷,看天女绣花,真可谓人间仙境笔者仰天高呼:
登峰造极世间无,原是仙桃云外浮。
月里诸神何所欲,唯求作客上天都。
嵩山“会五岳之精粹,纳三山之灵气”,蕴藏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三皇五帝文化,中华八千年历史的“文物之乡”。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吸引着数不清的帝王将相登临其境,祭祀封禅,墨客骚人、专家、学者慕名挥毫泼墨,吟诗作画。禅宗祖庭、寺、庙、宫、观林立,祠、庵、塔、堂、院、宅、台、坛、阙、馆构成一座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宫”;石雕、石碑、勒石、绘画留丹、星罗棋布,不是神工胜似神工勾画出来的“书画艺术珍藏馆”:少林武术“天下功夫第一”,谱写了一曲“十三棍僧救唐皇”雄伟壮歌。笔者被其博大精深、秘奥无穷所倾倒,自愧拙笔无神,难咏经典之作,只能略凑一首七绝:
乾隆放韵颂神山,万变云岚梦幻间。
六六雄峰同列阵,撑持九九大天坛。
赞颂华夏文化之摇篮。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笔者固然不是英雄,纯属介平民,但对山水情有独钟,虽不文,粗仿前贤,草弄文墨,小点韵律踏在群骚的肩膀上,登高抒怀,缘景抒情,咏山林之静谧,吟峰峦之峻秀唱碧水之清幽,歌巨人之伟绩,略表志趣,以娱心目。
河山为我润色,我不能为河山增辉。山河之壮美,历史之悠久,纵有“李、杜、苏、辛”之仙笔,也无法将地大物博,江天一色的锦绣中华抒发得淋漓尽致,仅集 2000 有余首(副)新韵拙作,愧结集以付梓,命其名曰:《江山多娇》以飨读者,欢迎斧正,是为序。
版权所有 中华古籍出版社 2012-2028 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易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