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杨发兴,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1928年3月出生,土家族,高级讲师。196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今华中师范大学) 中文系。曾任小学、中学、师范学校及中、高师函授语文教师,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县民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现为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香港国际羲之书画院终身荣誉教授,中华诗词学会、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湖北省楹联学会、湖北省语言学会会员,长阳诗词楹联学会顾问。现已编著出版《长阳方言志》、《长阳诗词民歌集萃》、《鸿泥集》到《鸿泥五集》、《新韵绝式竹枝词》、《长阳方言与普通话》及《中华今韵》等十多部。被中华诗词著作家评委会评为特级中华诗词著作家。
高树吟旌自一家
——杨发兴老师《鸿泥六集》序
韩秀松
杨发兴老师《鸿泥六集》编竣,嘱我作序。我虽自知才疏学浅,胸无点墨,恐无力担当此任,然而面对一个九十多岁老人千里之外的殷殷托付,只得硬着头皮勉力为之。或许这篇短文的浅陋恰好可以反衬杨老师的文采飞扬。
杨发兴老师是湖北长阳人,1928 年出生土家族。1960 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小学、中学、师范学校及中、高师函授语文教师,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民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现为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香港国际羲之书画院终身荣誉教授,长阳诗词楹联学会名誉会长。出版有《长阳方言志》、《长阳诗词民歌集萃》、《姜晴诗联注》、《长阳方言与普通话》、《新韵绝式竹枝词》、《中华今韵》、《鸿泥集》一至六集等十余部著作。
说起长阳,和我还真是有一种特殊的结缘。2013 年,我到中华诗词论坛新韵诗词版块充任版主,引荐我进入论坛的新韵诗词首席版主清江野老就是长阳人。其后曾经和我同期担任版主的巴方一叶、空山新雨二位也都是长阳人。我们在一起主持诗课,点评作品,交流心得,其乐融融,其情甚笃。友谊的长臂跨越千山万水紧紧地挽在了一起。长阳名山秀水,人杰地灵,早在 2013 年就被命名为“中华诗词之乡”。一大批诗词爱好者活跃在全国各地的诗词论坛上,长阳诗词楹联学会会刊《长阳诗苑》已连续发行 53 期。
杨发兴老师的名号“东峰樵”,对我而言早就已经是振聋发聩。尤其是收到杨发兴老师惠寄的《中华今韵》一书后,我深深为这位当时已是米寿高龄老人的勤奋所震撼、所折服。《中华今韵》这一部包含有 166000个词语的大部头字典类工具书,是老人家历经四五个寒暑呕心沥血编著而成的。多少次废寝忘食,多少滴汗水浸泡,真是难以想象!而今,这部《中华今韵》早已成为我案头不可或缺的工具书。然而,泱泱中华的诗词爱好者,又有多少像我这样的受益者呢!
读杨发兴老师的诗词,开卷便可以触摸到作者一种厚重的社会责任。杨老师从政多年,对于国际风云变幻有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对于祖国的建设成就感到由衷的欣慰,对于社会上的丑陋现象怀有鲜明的憎恶。他在《金明池·颂党》中有“拄杖东峰,驰眸陆海,好个祥和气象”的挝掌喝彩;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有作》中有“敢将恶养连根扯,勇把毒瘤带肉剜”的击节称快;在《丙申岁末打怀》中有“忍听欧陆难民泣,怒见中东烽赞般”的悲悯感喟;在《闻改判已枪毙 21 年的奸杀犯聂树斌无罪感赋》中有“官司难打遇庸官,吊胆提心栗且寒”的愤愤不平。杨发兴老师的眼界,早已经超越了许多人的小情小调,融入到了时代的潮汐当中,他的心脏是随着时代的节拍跳动的。习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杨老师的诗词创作,能够站在国家和人民的立场上骋目寄怀,所以他的创作激情、创作联想才能像泉水一样汩泪喷涌,而不受年龄的困扰和制约。
从杨发兴老师的诗词中,还能感受到他浓烈的故乡情结。身为生于斯、长于斯的长阳人,杨老师对于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寄予了深厚的感情,他为家乡的建设成就欢欣鼓舞,所以有“一待苍龙跨河起,倏忽天暂变康庄”(《游清江大桥北岸工地遐思》)的咏叹;他对家乡的山水景致有着深深的依恋,所以有“燕子岩边度炎夏,东峰岭上赏金秋”(《贱辰八九,蒙诸多吟友惠赐佳什余衷心感激》)的钟情;他对故人故友有着浓重的思忆,所以有“官山郁郁云间泣,夷水潺潺月下吟”(《访已故杨玉伯先生新居》)的缅怀;他为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震撼所以有“笔户蓬门今在哪儿? 楼房高耸遍乡曲!”(《高家堰镇大溪行》之三)的赞誉。他在《凤凰台上忆吹箫·寓目》中写道:“如火榴花,似茵碧草,竹枝唱遍天涯。看清江如练,浪染朝霞。亲水平台迤通,将军岭、雾笼云杉。西沙渡,桅墙若林,喧闹繁华”在《沁园春。贺长阳诗联学会成立二十周年》中写道:“倒影峡边,灵泉洞侧,白云山庄忆秋高气爽,碧空飞雁;山明水秀,丹桂飘香。喜气盈盈,欢歌阵阵,宾客骚人坐满堂自今始,将吟旗高举,猎猎飘扬”。九十高龄再游方山,他的笔下流淌出了“噪岩峭壁悬空栈道,瀑飞银线。林木森森,岩石冤磊溪流清澹。望层峦叠嶂,神工鬼斧,天公赐英雄建”的空灵蕴藉;访大溪生态旅游度假区,他的口中唱出了“潺潺碧水勤唱喏,郁郁翠竹频作辑”的形象逼真。当我们随着作者的吟哦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不难发现,这是一个五光十色的洞窟,是一座祥云缭绕的高山,是一条舒缓抑或湍急的河流,是一汪激情澎湃的玉鉴琼田。
杨发兴老师的《鸿泥五集》是 2015 年末出版的。刚刚过了三年多的时间,他的《鸿泥六集》又行将付梓。这对于一个九十多岁的老人而言,笔耕的勤奋,思维的敏捷,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杨老师的诗词较少用典通俗易懂,读来畅晓如话,毫无生涩之感对于诗词在新时代达到上下贯通、雅俗共赏贴近读者,走向群众的创作目的,应该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我们衷心祝愿杨发兴老师诗身不老,诗心不老,为讴歌时代精神、繁荣时代文化,创作出更多的诗词精品力作
一册《鸿泥六集》置于案头,徐徐读来感慨良多。一首七律不觉吟咏成诵。附赘于后,聊充结尾,供诸位方家一哂。
九秩风霜蕴岁华,鸿泥留迹任天涯。
书中播下千钟粟,网上抽开万里霞。
对酒常怜红蜡泪,清歌聊共碧螺茶。
廉颇能饭休言老,高树吟旌自一家。
勉为序。
2019.8.26.
(韩秀松,网名寒江孤篷、岫嵩。男,1954年出生,河北省泊头市人。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职称。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沧州市诗词学会理事,泊头市诗词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华诗词论坛新韵诗词版主;中华国风论坛现代诗歌版主;柳苑文学论坛诗风词韵分区版主。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中国诗词月刊》《燕赵诗词》、《沧州晚报》等刊物,并收入《新韵三百首》、《当代诗词三百首》、《当代中华诗词库》、中华诗词创作高级课本《国学经典·当代百家绝句精编》及《国学经典·当代百家律诗精编》等百余种典籍。著有个人诗联集《心雨集》《心诸集》二册。)
版权所有 中华古籍出版社 2012-2028 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易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