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姜泽锋,法名:如锋。湖北省英山人,革命烈士姜镜堂后代。高级模具经理,总工程师。著有《注塑模具设计108例》,《中式卡式模具设计加工组装》,《注塑模结构图纸识读与维修手册》。
前 言
大别山,古老神奇;黄冈,历史悠久;英山,地灵人杰。从古迄今,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迹,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无数人的记忆和信仰。而在这众多的古迹之中,有一座寺庙,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00多年前的天授元年,这就是极乐寺。极乐寺位于中国的黄冈市英山县,始建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更迭,屡次毁于战火和自然灾害,又屡次得以重建。这座寺庙见证了一个个时代的繁荣与衰落,也见证了无数信徒的虔诚与信仰。然而,随着时光的推移,年久失修的极乐寺面临着严重的倒塌风险,这使得许多信徒感到忧虑和无奈。鉴于此,我穷尽史典,回溯过往,积思广益,为能缮修古寺,再现辉煌,著书立说《极乐寺兴美英山》,讲述极乐寺的历史、信仰和文化价值,以及我个人对于恢复重兴这座千年古刹的决心和意念。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极乐寺的故事,唤起大家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遗迹的关注重视。
极乐寺又名圣帝庙、东岳行祠、药王庙,观音寺、神峰大庙等,极乐寺位于英山县雷家店镇神峰山风波岭,山川形胜风景绝佳,苍松翠柏环伺,是以五岳之首的泰山东岳大帝为主祀的传统神灵崇拜之所,也是远近闻名的佛教禅林。
极乐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始建于唐朝天授元年间。最初是由一位名叫憬兴法师的弟子创建。据传在唐朝时期,极乐寺曾是当地宗教中心,她的历史背景非常丰富。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兴旺文化发达的时期,佛教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极乐寺的建立正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兴盛发展,她的兴建反映了当时佛教寺庙建筑的风貌和文化内涵。
憬兴法师是一位深得师父教诲的僧人,他博学多才,以其对佛法的深入研究和个人修行的卓越成就,受到了众多学子和信徒的崇敬。为了传承佛教的教诲和弘扬佛法,憬兴法师决定建立一座寺庙,并选址在当地地势较高、风水宜人的地方。于是,在唐朝天授元年间,极乐寺正式奠基建造。在唐朝时期,极乐寺地位崇高,影响力广泛,作为当地的宗教中心。
极乐寺亦成为南北文化、佛道文化交流中心。许多来自各地的学子和顶尖的佛学家都慕名而来,在极乐寺中求学修禅参与宗教活动。 极乐寺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的信徒,除了其庄严壮观的建筑和地理环境外,还与它独特的信仰理念和宗教仪式有关。极乐寺以慈悲为核心价值观,弘扬佛教的智慧和慈爱精神。这一理念深深地吸引了那些希望寻求内心平静和智慧的人们。同时,极乐寺还积极组织各种宗教仪式和法会,使信徒们能够亲身感受到佛法无边的力量,从而增强信仰之心。
寺庙的建筑风格恢宏大气,她融合了唐代建筑的特点和佛教的艺术元素。她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吸引了众多信徒和游客的目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信仰理念以及丰富多彩的宗教活动,使得极乐寺在唐朝时期成为了当地宗教信仰和文化交汇的中心。时至今日,极乐寺虽然破败不堪,但仍然享有崇高的信誉和传承,因此她仍然是是一座值得保护和必须传承的宝贵文化遗产。
为了实现极乐寺的修缮重兴,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政府应该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给于缮修的优惠政策,同时,公众也应该增强文化保护意识,积极参与到极乐寺的缮修保护工作中来。
英山县古为英国,东周属楚,汉至唐属庐江郡,南宋咸淳六年(1270年)始建县,属六安州,清及民国时期属安徽省,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3月19日)英山县解放,归湖北省黄冈地区现在的黄冈市管辖。七星拱斗狮龙之形的英山,东北与安徽的太湖、岳西、霍山、金寨四县相邻,西南与湖北罗田、浠水、蕲春三县接壤。英山县雷家店镇则是英山境内小七星(周边七乡镇)拱斗的中心,位于中心的中心之极乐寺(圣帝庙),因“凡四时诣祠焚香者,迄无虚日,每秋九月会期,临县士民纷来,几致稽首无余地。而福善有常,祸淫更显,盖惟其祠最古,故神为最灵。”而远近闻名,信众纷至。
英山圣帝庙的灵验效应民间多有传说,湖北英山、浠水、蕲春、罗田、黄梅及附近安徽太湖、岳西、霍山、金寨等县,甚至远及河南均有信众前来敬香祈福,民间亦有文载曰:“凡到庙祈祷者均获保全”。泰山神的来历素有多种说法,五神黄飞虎初为殷商武成王,后反商投周屡立战功,周武王赞其“威行天下,义重四方,施恩积德,人人敬仰,真忠良君子”,被姜子牙封为五岳之首“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总管天地人间吉凶祸福,并加负责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凡一应生死转化人神仙鬼,俱从东岳勘对方许施行。而山神崇拜自古有之,自先秦《诗经·大雅·崧高》颂“崧高维岳,骏极于天”,天下名山始被称为“岳”,后汉宣帝诏定天下五岳,以东岳命名的泰山崇拜自此而兴,逐渐演变成全国信仰,信众仿帝王“行在”旧制,在全国各地多建“东岳行宫”,是为东岳庙,或名东岳行祠。
极乐寺作为一座佛道合一历史悠久的寺庙,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恢复重建极乐寺不仅能够保护它的历史价值,还能够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修身养性,康养旅游的文化体验。因此,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极乐寺缮修重兴保护好,并将其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欣赏和了解这座宝贵的文化瑰宝。
极乐寺历史并不平坦,它历经多个朝代的更迭,纷繁战乱和自然灾害的损毁。每一次毁灭,都使极乐寺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但也使其历经沧桑,更加坚强,影响更加深远。
80年代初期,在母亲徐美华(妙音)的努力下,极乐寺得以小规模缮修。 由此可见极乐寺的历史传承的力量之坚韧。极乐寺的历史和背景使其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它见证了几个朝代的兴衰和社会的变迁。由于年代久远和多次损毁的原因,寺庙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破损,需要进行修缮和保护。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极乐寺的建筑材料也逐渐老化,需要进行更新和维修。为了实现极乐寺的缮修重兴,我们应该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共同努力,提供更多的人力财力支持和资源的补给。
极乐寺始建于1300多年前,是由憬兴法师发起经历几代弟子努力兴建的,它的建立意在报答佛恩、国恩、众生恩、护法恩和父母恩。 这座寺庙的整体设计、形式布局和建筑结构都保留着传统的古建筑特点。据史书记载,极乐寺曾年年节庆举办盛大的庙会,吸引了湖北安徽和河南的信众前来参与。由于信众多,部分人甚至需要借宿在周边的几个乡村中。这一记载展现了极乐寺在历史上的影响力。
此外,极乐寺寺不仅弘扬佛教文化,还积极面向社会,普度众生。以“严持戒律、专弘憬兴、面向社会、普度众生”为宗旨,旨在继承和发扬憬兴的佛法精神。
如锋
2023.12.18
版权所有 中华古籍出版社 2012-2028 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易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