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七十年前,一九四六年一民国三十五年一,国共交恶,兵戈再起。是年十月三十日,历经北伐、抗战之先父陈讳暄将军,喋血於鲁西鄄城。其时,书芬书林孩提年幼,书良尚在母腹也。一时家覆父亡,骤遭横祸,吾母五内俱焚,不顾险巨,只身走鄄城战地,寻夫尸骸,未果;继而携书林赴宁竭见蒋公,蒋公叹息,馈洋两仟,嘱曰:勿悲,回家带好小孩。然此时,吾家已毁,一家四口,何处可归?无奈,母挈幼子,凄惶南渡,寄篱娘家。自此,为维系陈门一脉,重整家园,吾母低头做人,艰难卓绝,超半个世纪矣!
今先父逝世七十周年,吾家毁之兵燹又重建亦七十周年,书林感慨时局变幻,生灵涂炭之痛,叹往事峥嵘,岁月岂可如烟、如尘?为纪念先父毕生戎马,精忠报国,先母克勤克俭,贤德懿伦'不揣浅陋,於自创诗词习作中,挑拣怀念双亲、感时记事、述景抒情者计三百六十九篇,编纂成集,曰《风雨苍黄》,以祭奠先父母,纪念此备尝人间惨痛,锥心彻骨之七十年。
呜呼,人生苦短,七十年倏忽过去,吾母已逝,吾姐弟亦皓首暮年,夜半扪心,七十年间,苦耶?乐耶?悲耶?喜耶?个中滋味,五味杂存,一时泪流满面矣。
予少读诗词,每至李后主“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离别歌,垂泪对宫娥”,便觉悲怆彻骨,叹服“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王国维·《人间词话》)评语,何也?盖后主有亡国之痛深切感受也。予生於战乱,长于饿馑,又遭丧父毁家之痛,困顿茹苦,备受欺凌,忧郁阴影,笼罩一生,及至晚年,方得片刻暇娱,故所作诗词,亦沉忧伤心语多,曼柔明丽句少矣。编毕总览,其中追思怀旧,伤感时事者,竟几近三分之二。至于拙诗文采,实予文质劣陋,为诗作文,皆半路出家,但求因循格律,通畅达意而已,遑论绮词丽句或高格境界,如若读后,尚能为吾家七十年变故感慨动容,予则足矣。
诗集编纂甫成,承
陈书林·愚庐
二零一六年四月
陈书林,湖南桂阳泗洲寨小洑村人氏,生于战乱,长于饥馑,求学不得,奔波忙碌,疲于生计。然承祖上遗训,家学熏染,虽堕身市井,却不敢懈怠,时寻猎古今中外书籍,囫囵吞枣,狼吞虎咽,以解求知之饥渴。时喜笔墨,有小说、散文散见于报刊。及至中年,改革开放。有幸先入中学执教,后又调入新闻单位,始任电台记者、编辑,后担任长沙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长沙人民广播电台台长,主任编辑。供职期间,主持组建了“星沙之声”电台、长沙音乐电台、长沙电视政法频道、长沙电视女性频。有多件作品获中国广播电视奖,且参与了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的策划监制。
上一书籍:王永彬《围炉夜话》原版读本
下一书籍:初梦今辰
版权所有 中华古籍出版社 2012-2028 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易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