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成文,1971年2月出生,现任中共连云港市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1988年8月,毕业于江苏省海州师范学校,先后获得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法律、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三个本科文凭,被授予“江苏省十佳自学考试毕业生提名奖”。1993年10月,获江苏省首届小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后长期从事市委政策研究工作,先后撰写了40多篇关于连云港市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调研报告,获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并转化为发展的现实成果。近年来,在《中国档案报》《秘书工作》《新华日报》《群众》《世纪风采》《淮海工学院学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100余篇。著作《连云港文化论》获得江苏省政府社科成果三等奖。2016年4月,被评为 “全国书香之家”。
序
张文宝
将一座千年古城的历史文化刀刻般地烙印在脑子里,可想而知,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是多么得深广和斑斓。
我说的是老海州人刘成文。他做海州区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兼文联主席时,我们开始认识、来往,其间有三件小事给我留下极深印象。
一是,连云港市委宣传部组织文化系统相关人员到北京参观学习,我俩早早晚晚在一起,同学习、同就餐、同散步、同聊感兴趣的事。他说的最多的是海州历史文化,可以说如数家珍,从而我知道,他在有些方面的研究走得很远。他十分谦逊,与人交流时,白里泛红的脸上洋溢着阳光般透明的笑容。说话的语气带着征询别人看法的味道,有时有了不同的想法,不会固执己见,争个高下。谈到高兴处,他会把心里的“家当”如水银泻地般全部倒出来。从他的滔滔不绝中,我看到了他的“厚积薄发”。
二是,著名作家朱自清在成文兄心中占有半壁河山。在北京期间,他跟我谈的最多的就是朱自清。我能对朱自清有一点了解,大都是从他口中知道。他着迷般搜集、挖掘、整理朱自清儿时和祖辈在海州生活的史料。朱自清的孙子朱小涛来海州找寻祖宅时,成文兄陪着他走街串巷,凭借对朱自清文章的烂熟于心,对海州历史深度的把握和独有的眼光,在一片老宅子中,指认出朱自清的祖宅,让朱小涛喜出望外,连声认同。从他的执着与痴迷中,我感悟到了他的“一往情深”。
三是,有一次他问我,有没有写过一篇叫《屋漏痕》的小说,我说写过,发表在《文汇报》上。他告诉我,他喜爱收藏图书、收藏连环画,其中有一本八十年代出版的《连环画报》,上面有我这篇小说改编成的连环画。我听了,心头不觉一热。这一次,我看到了成文兄的“古道热肠”。
很长一段时间,我未能与成文兄谋面,听说他调离了海州区,到市委从事文秘工作,只以为再也不会拣拾海州古城“秦砖汉瓦”了。真的没有想到,他并没有丢掉生命中的“魂”,在岁月深处又打捞起一片片记忆的瓦砾,不声不响地写出了一本被岁月稀释、却又活在历史中的书——《师范生》。
有过沧桑,才使成文兄要寻找慰藉心灵的温暖;有了积累,才使成文兄爆发出超乎想象的力量,在时隔三十年后,在精神世界里划出了一个美丽完整的圆。沉浸于《师范生》一书中,我仿佛看到了1985年10月20日上午那个充满稚气的年轻人,第一天报到时,带着背包,手拎着暖壶、脸盆赶到学校;仿佛看到了1988年初夏毕业离开的成文兄,背着背包,向着送行同学挥挥手,毅然掉头走进林荫深处。
海州师范学校,创办于1914年,坐落在具有千年历史的海州古城。百年名校、桃李芬芳,她为海属地区培养了数以万计优秀的教师。1998年,海州师范、连云港师范和连云港教育学院三校合并,成就了今天的连云港师范专科学校。目前,正在积极筹建本科学院,相信,未来的海州师范学院必将在风景旖旎的花果山下快速崛起。
我没有成为海师的学生,但我却在《师范生》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师范生》把我带进了这座幽静的学校,我喜爱上校园里的樱花、桃李,喜爱上质朴、关爱学生的老师,喜爱上如饥似渴地读书、如同春燕般欢唱着飞过校园的学子。书中提到的一些人,我认识不少,如写诗词的梁璆老师,画家曹鸣喜、潘强老师,多才多艺的张夷老师还是我非常好的文友。
全书洋洋洒洒十几万字,八十八个章节,再现了一个师范生求学的完整经历,通过他对周围环境、人和事的接触、感受,展现了莘莘学子曾有过的憧憬、欢笑、迷茫、快乐、忧伤、眼泪,再现了一段青春飞扬的生活。文章短小精彩,故事性强,细节生动,语言幽默风趣,夹带着人生启示的哲思,少见生硬说教的一套东西,读来朗朗上口,也不累人。
时间是恒定前行的。无法改变的,是曾经在海师校园这块土地上生活过的人们都有着一样生命的颜色。
《师范生》浓缩了海师每一个学子的身影,这是一部青春成长史、一部年轻人奋斗的心灵史,也是一部厚重的、不可多得的教育史。
海州这座古城、海师的师范生们、连云港的教育界应该感谢成文兄的感情记忆。他是海师校园里的一棵水杉、一朵迎春、一丛小草,把生命中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了下来,因为这种坚持和长远的目光,才有了难得的《师范生》。
历史是未来的根须。
成文兄写下了《师范生》,写下了海州新历史。我知道,他是心甘情愿作一粒叩击历史之门的石头;我希望,他定会在海州历史文化的雨露阳光里振翅高飞。
(作者为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
版权所有 中华古籍出版社 2012-2028 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易单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