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杨兴杰 1941年农历10月初八出生。1962年7月学业于仙游一中1963年12月参加解放军,,1969年4月退伍。1969年7月在龙岩矿务局工作。1977年1月调任龙岩矿务局中学语文教师。1981年1月借调局职教中心,为火药厂职工干部进行文化补习任务,取得全局文化补习第三名,获得职教优秀教师称号。1986年调入溪尾中学至1989年,教学质量获得全年段第二名。1989年9月至1995年8月在象山小学执教。及1995年回家乡象洋小学皆担任毕业班语文教师,多次指导学生作文获奖,指导学生书法竞赛第二名。其本人也在学区书法竞赛中获奖。2017年8月1日,因病医治无效,离开人世。
《仙榜集》序言
余元钱
《仙榜集》乃吾初、高中同学杨兴杰之遗著。此书乃吾命名。一因他是仙游榜头人;二想他于去年八月登仙而入仙人之榜,故以此作为诗选集之名。兴杰于我,虽为仙游四中和仙游一中同学,但均不同班,交集不多。仙一中62届老同学五次聚会,或交错过,或他未来,高中毕业后九十年,亦无谋面。只是2004年第二次在厦门聚会后,我编仙游一中62届高中同学厦门聚会诗集《人生履痕》第一集时,他寄来律诗八首。其中有《读元钱同学〈旅京行吟〉记感一律》和《读元钱同学题杭州于谦祠祈梦殿联一律》,才有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文字交往。所以,我对他了解并不很多。真正认识他的应该说是他女儿杨彬华给我寄来的他生前几十年所写十多本文字复印稿,约有二十多万字。达十本二十多万字诗文稿,我在2017年寒假全部披读之后,对他为人为学为业,才明晰地浮现在我面前。读完他的诗文稿后,令我思绪联翩,感概万千,钦佩不已,最主要的有以下数端。
一、勤于学。从文稿中知,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他不旺一遍读过,且一而再,再而三地用诗来写读后感。其他中外名著,他也读过不少。据他小学同班郑开森回忆,小学时即嗜书如命,下课也看,有时上课铃响了,也不知道。这种勤学,铸就他的文字功底,令人为之起敬。
二、敬于业。他参军转业后,在省属龙岩矿务局就业,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后又被推荐到矿务局任中学教师并兼任对局干部的文化补习任务。勤勤垦恳,兢兢业业,获得丰硕成就。正如他在《自述》中说。经过努力,这个工厂完成了职工文补任务,成为全局文补先进单位第三名,本人被评为职教优秀教师,获得奖状和丰厚物质奖。乃窥斑而知全豹,他一生是何等敬业。
三、忠于义。忠于义,此有两方面的含意。一是他生都有崇高理想,笃信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他说“由于我的人生道路的起点,我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一开始就产生热爱的朴素的思想感情,因而也比较容易接受科学社会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他女儿杨彬华有一篇回忆文章,通篇对他父亲在这方面对子女的影响,心存感激。文中说。爸爸曾是一名军人,满腔热情地信仰共产主义。在本本的日记里记载着您的信仰。。忠于义的另一含意,即敢于秉持正义,对社会上丑恶现象,予以抨击。这在他的诗文中多有体现,此不赘举。
四、公于益。他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急人之所急!帮人之所需帮。在部队,在矿务局,在乡村,所在之处,都有他的感人举动。如,他经常为邻居,为村堂,为寺观!为婚丧嫁聚,为迎来送往,、写诗写对联,都自带笔墨,帮人之需帮。有时有人感谢他一包香烟,都要孩子给他们送回去。这些在诗文中,在女儿彬华的追忆中,都有体现。
五、耽于诗。他从小到大以至终生,对诗联都情商独钟。在他所遗留并叮嘱亲人要妥善保存的十多本诗夕辆中,除部份是日记外,一都是诗词和对联。在他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诗联的保存和出版。正是为了实现他生前的这一遣愿,他的家人,尤其是他女儿彬华,千方百计,辗转寻觅,联系到他小学初中高中时同学郑开森,和偶有诗联交往的笔者,以及老战友林启福,出版了这本《仙榜集》。
这本《仙榜集》是从其生前未经整过的手稿中遴选而成的,这十多本手稿,约有二十多万字,诗词近二千首,对联数百副。由于是未经他生前自我整理,其手稿反复修改未定,加上当时历史条件形势变化影响,有许多诗联只直白我留存,故现今正式出版,只选取诗词五百七十多首和近百副对联。就是仅从这数百首诗词和古来副对联中,亦可窥见其多么钟爱于诗词联对。据我所知,无论是我中学的还是大学的老同学,挚爱诗联者不少,然,像兴杰留存这么多诗联者,真难再觅得二、三。故,此诗联集的出版,不仅对兴杰本人及其家人,还是对他这一代老同学,老同事,老战友,都有深远意义。
由于教务和琐务缠身,此诗集经一年多的时断时续的披阅、遴选、增删,交付打字、校核、审定、出版,终于在我的高足刘友全先生的助益下问世,亦感欣慰。兴杰泉下有知,对其家人最终完成其生前遗愿,亦将永久安眠矣!
2018年9月·10日于厦门文馨园
版权所有 中华古籍出版社 2012-2028 保留所有权利
技术支持:易单科技